□ 陳祖金
說到談教師文學創作的見地,校園之內總覺得思想不夠深邃,視野不夠開闊,但有一點對我的創作體會是真切的:欲得佳作能致遠,唯有讀書可達意!
之所以首先強調讀書,因為我一直覺得教師的文學創作應該有著濃厚的育人底色。在這個媒體多元、信息爆炸的社會里,碎片化閱讀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很多快餐文化和抓眼球的消息都沖擊著青少年的價值取向,那么教師的文學創作就承載著滋養靈魂的功能。如何讓你的文字能深入人心,真正去滋養那些有一定文字基礎卻需要精神導向的學生群體呢?在我看來,閱讀,尤其是紙質書籍的閱讀無疑是最好的藥方。沒有紙質書籍的滋養,你的靈魂本質上是貧乏和空虛的。教師的生活周而復始,我們自己的靈魂和思想很容易陷入固化和庸常,去閱讀的世界里體驗那種品味歲月后對人生的冷靜思考,并植根于你的靈魂里、氣質里、胸襟里,這樣你的創作才會有生命力!
教師的文學創作要以純文學作為主流方向。這或許與教師的身份不無關系。骨子里,教師的文學創作就應該主導純文學創作。當然,這離不開我們對純文學作品的熱愛與鐘情。盡管有時也覺得純文學離自己的生活有些遙遠,也會因為工作忙而無暇閱讀,但無法否認的是獨處時,我不止一次地從這些流暢、溫暖、感性的文字里獲得心靈的共鳴和慰藉。
教師的文學創作要立意高遠。就是把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匯集成優美的文字,這些優美的文字就如清泉一樣,以小見大,燭照時代的微塵。一個優秀的作家不僅善于在經典中汲取營養,更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當我們以溫暖的筆觸書寫身邊的每一個勞動者時,當我們用雙手將這些煙火日常鐫刻在雋永的文字里時,又何愁缺乏創作源泉?
在我看來,文學創作的本質應該是靈魂深處的獨白,更是一種自我修煉,甚至在寫作之初我都不愿去發表自己的文章。我覺得用生活去感知文字,用文字去學會生活,讓內心更加豐盈才是創作的初衷。如果只滿足于把寫作作為炫耀和談資,而忽略了文字里最質樸的東西,這種創作動機無疑是令人悲哀的。
臺灣詩人向明說過:詩人越天真,寫出來的詩越可貴。我深以為然。因為只是愛好,在寫作的時候,便一無所求,因為不必把寫作當作事業一樣去追逐,所以客觀上離功利心很遠,不趕進度,更無誘惑,思想能獨來獨往,才有創作上的充分自由。創作時,我只想把深藏在心中的情感牽引出來,只希望用文字將我生命中最珍惜的部分整理好,僅此而已。只要能守住對初心的渴望,不至于沉淪或被喧囂的聲音左右,就算日無所得;只要在世故滄桑中還能堅持幾分天真,就算遠離生活,亦誠可貴也。這種來自文字深處的本心,讓我們就算經歷波折與沉浮,依舊能安靜地引導著我們。當天地安靜時,當獨居斗室時,有機會細數靈魂,書寫自己的內心,用自己的方式雕刻對這個時空的記憶,那是何等快意!
用寫作雕刻時光,寫進時代的變遷與發展,寫出時代的精神面貌。唯有讓文字在我們的筆尖努力生長,不負時代芳華,傳遞精神守望,力爭寫出我心目中最美的時代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