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德
小 年
一到臘月,鄉村就早早地拉開了年的帷幕。忙碌的身影在院落穿梭,鄉親們“您家年貨辦好了吧!”的問候聲此起彼伏。但真正邁進年的大門,卻是小年。
小年習俗有兩個:掃年和祭灶。所以說,想進入實質的年,要經過小年這扇門。只有到了小年這天,年才算得是真的到來。
又逢小年。臘月二十三,鄉下人該掃塵、清洗器具準備過年了,祭灶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去了……凝望著家鄉的方向,小年的印象逐漸在心里鮮活起來,奶奶那堆滿皺紋的笑臉盈盈地展現在眼前。
祭灶,祭送灶神上天,匯報人間一年的總結。在灶臺上擺放好糖果的供品,請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以保佑下界平安。猶記得,小時候,家里曾如此恭恭敬敬地祭灶。如今村里滯留下的多是暮年老者,祭灶的人越來越少,但過小年吃灶糖和打掃房屋的習俗仍在家鄉盛行。
掃年,實際上就是大搞家庭環境衛生。這一天家家戶戶開始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碗瓢盆,實施干凈徹底地衛生大掃除。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清掃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小年了。時光,淡淡而行,歲月,靜靜而過。一種平凡而簡單的幸福油然而生,這幸福,來自對明天生活的向往,來自親情的溫暖,來自家人團聚的喜悅。
這美妙的年俗,打開了一幅幅優美的畫卷,也撩撥開了人們淳樸的心靈。年的魔力,似一個精靈,又如一張巨大的網,將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圈了回來。他們不遠萬里也要趕回家里,不為別的,只為那相聚的幸福時刻。
團年飯與中國情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話相信在農村最有體會,不說百里,在五里之外的農村習俗都會出現大的不同。
除夕,俗稱過年,是辭舊迎新的時刻。每逢過年,就是千家萬戶團圓的日子,無論離家多遠,都會趕回家吃年夜飯。一桌年夜飯,濃濃中國情。大年夜豐盛的菜肴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品嘗心頭春意盎然,年夜飯更是代表著一家團團圓圓,辭舊迎新的跨越。
臘月的各家各戶,照家鄉的老規則,除夕天還未亮,就開始進入繁忙中,煮肉、洗菜、張貼年畫和對聯,但重點是準備做年夜飯——無非是豬、鴨、雞、鵝肉,買的是一些水果之類的,處處歡天喜地,個個臉上洋溢著高興和等待團圓的時刻。無論農歷年的氣氛怎樣式微,一家人吃團年飯的傳統習俗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不管怎樣忙,大家還是愿意擇日選時,擠個時間出來。事實上,大節日的家庭共聚是超越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它屬于人性的基本渴求。
除夕的早晨,太陽懶洋洋的,但覺得格外溫暖,樹上雀兒嘰嘰喳喳,交頭接耳地報喜。土狗們躥完東家去西家,似乎也忙得不亦樂乎。這家的游子,那家的閨女,游子歸來,處處歡聲笑語響徹山村的小院。我也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跟本家叔叔們一同團聚,感受故鄉濃濃的年味兒。
故鄉的團年飯,等到眾兄弟從祖墳上挨個送完亮回來,團年飯才正式開始,吃年夜飯,是為了祈求祖靈保佑,平安度過農歷的最后一夜。因為每年的除夕夜,人們為了守年,家家戶戶會提前做好晚飯,然后在道場邊點一堆用青竹燃燒的火糞,伴隨著噼里啪啦聲,在屋里屋外一片燈火通明,爆竹連天的氛圍中進行。這頓晚餐置辦得超常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少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要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靈保佑一家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
我家的團年飯,要講究的規矩甚多,首先要湊成十二道菜,象征著四季平安;分別是雞、鴨、魚……依稀記得,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嬸子做團年飯絞盡腦汁。爺爺奶奶年歲大了,牙齒不好,菜都要煮得熟爛些才行,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少一樣爺爺、叔叔就會不高興,說什么,缺一樣,缺一年。青菜必盛滿碗,寓意一年清吉,身體健康,諸事順利。哎喲,做個團年飯,不簡單喲!吃團年飯的時候,一家人不能隨意走動,中途不能離席。記得我兒時,根本坐不住,好在爺爺雖然心里不高興,還是會打圓場地說:“小孩子百無禁忌,去玩吧!”
團年飯,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什么人吃。一家人是必然的,所以吃團年飯一定要等,等齊人,然后在長長的鞭炮聲中,一張桌,一家人,圍坐一起,分享食物,共聚天倫。我舉起酒杯,向叔嬸倒酒,并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紅包,以報答老人們對我們一家有過的養育之恩。
是啊,一年到頭走得再遠,千金難換家鄉味道。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幸福的味道。一年一度的團圓飯體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使家人間的關系緊密。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年夜飯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圍,而在于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馨和關愛,也就是對傳統習俗的重視。大家聚在一起燒些好東西吃一頓,在農耕時代,既是對一年的留戀,也是對一年新的祈盼。
一桌年夜飯,濃濃中國情。如今物質極大豐富,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層出不窮。吃過年夜飯,人們祝福著來年的風調雨順和美好生活,翹首期盼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