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 遺作
相傳很古很古的時候,人類經歷過漫長漫長的大洪水時期,女媧的老家一片汪洋,成了水鄉澤國。她只好帶著她的族人南遷到海拔較高的今安康市平利縣女媧山一帶,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她的胞兄伏羲住在安康漢濱區境內的伏羲山。后來二人結為夫妻,生了一大堆兒女,所以后來有了“女媧造人”的傳說,并稱譽她是“人類的母親”。
女媧最喜歡的是她的小兒子巴。巴長成人后自然要分封一塊土地獨立門戶,繁衍生息。巴說“我要赤縣神州的中心”,中心在哪兒呢?伏羲用尺子在堪輿圖上一量,手指頭一點,說“就在這里”。伏羲指的地點就在今安康鎮坪縣雞心嶺,位于鎮坪縣南,距縣城32公里,“踏上雞心嶺,一腳踩三省”指的就是此嶺,上豎國務院1996年豎立的界牌標樁,今為陜、渝、鄂分界線。
巴帶了一捎子人馬到了封地,搭眼一望,傻了!這是個啥鬼地方?山高且不說,最揪心的是氣溫低,土地薄,石頭多泥巴少,不長莊稼只長草。巴可急壞了!巴部落百十口子人吃什么呀?加之洪水肆虐,人們濕氣很重,一個個病懨懨的,若沒有吃的,不病死也會餓死。
巴快馬加鞭趕去女媧山,向母親女媧哭訴。女媧心疼兒女,當即趕去天宮,向玉皇大帝求助。玉皇大帝說:“我當然要;菀环桨傩。準奏!”
玉皇大帝當即喚來新提拔的農官后稷,讓他去下界查看民情。后稷背了幾個袋子,不外乎是水稻、小麥和五谷雜糧的種子。后稷何等了得,實地一看,就有了好主意。他先是放火燒山,弄出一片火燒地,然后取出一個種子袋,將那黑色的種子遍山一撒。沒有幾個月,拉屎不生蛆的瘠薄山地,竟然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結出了黝黑黝黑的顆粒,后稷告知此物名叫“苦蕎麥”。巴人從此不愁填飽肚皮,但覺美中不足的是蕎子麥太苦了,顏色太黑了。后稷手捋長長的胡須淡淡一笑,說道:“大家有所不知,此物不僅是食物,還是藥物,所謂藥食同源,一舉兩得。它既可飽肚充饑,還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巴人高興地揮舞著護身的短劍跳起了粗獷豪放的巴渝舞。若干年后,巴生活過的鎮坪縣獲得了全國首個“長壽文化之鄉”的稱號。
后稷完成了玉皇大帝交給他的使命,大家親眼看見他騰身一躍跳上了那座最高最高的山,化作一條龍騰空而去,后來大家把那座山稱之為化龍山。過了若干年后,這里成了國家級別的自然保護區。
此后,巴人輕輕松松地種苦蕎,快快樂樂地過日子,生齒日繁。巴并將種子撒播在安康女媧山、鳳凰山一帶的貧瘠山區,苦蕎種植甚至延伸到今川陜間長達三千里的山脈。巴族有吃有穿,又開辟鹽道做起了鹽生意,發了大財,巴成為聲名遠揚的望族。女媧稱那條山脈為大巴山,歸巴管轄。又過了許多年,巴族在大巴山地區建立巴方國,并參加了“武王伐紂”的戰役,立功受獎,賜巴為子爵,成為巴子國的首領。
自此之后,歷代藥物學家和營養學家一致推崇苦蕎,稱它是“五谷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