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潔
唐朝詩人杜牧蘸著雨滴書寫了千古名篇《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它是中國傳統節日,對于中國人來說有著重要意義,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時節,無法掩飾真情流過,淚光中,文字就會發芽,開花。傷古懷今,那些關于清明的傳世經典之作,我們依然能夠讀出詩人不同的心境。
或許是上天的恩賜,清明節常是雨天,這大自然敞開了心扉,用博大的情懷只為彈奏出一首略帶哀婉的思親曲,把人間最珍貴的親情用思念的雨滴喚醒。
雨滴深處,我與父親跪在祖父母墳前,燒著紙錢。沐浴春雨,綿綿不絕,內心的焦慮和惆悵,被眺望的視線拉長,延伸到破舊的老屋里,破舊的土灶,炊煙散盡,早已冷卻。杜牧的詩句勾起得不正是這些嗎?那遠去的牧童,我們再也聽不見牛背上悠揚婉轉的短笛;還有那失意的村莊,只能與親人的墳塋孤獨守望;細雨紛紛,行人愁腸寸斷,心神惻然,詩意悠遠,耐人尋味。那些奔波在祭祀路途上的孤獨行者,凄涼的感受可想而知。
平日里靜默的墳塋,在雨滴的浸潤中留下了親人深深淺淺的足跡,花花綠綠的清明吊遮住了縷縷細雨,紙錢打著旋在墳前飛舞,喧囂過后,好像夜里隨著雨滴就會一起落進已去親人的懷里。清明的雨滴拂去了墓碑上寂寞的塵土,那些雕刻的名字依然清晰,周圍的柏樹喝著雨水咯吱咯吱地長高了,金黃的迎春花瓣飄零在細雨里,那馨香一定會隨風而去,飄到天堂里……于是,唐朝詩人白居易采擷一縷綠色寫下了《清明夜》——“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正是人間四月天,清明雨過萬木春。荒草萋萋的山坡,一夜之間披上綠外套,正是清明雨滴的清洗,晶瑩如玉。透過攜裹著泥土氣息的雨滴,在朦朧的天宇里,散發出濃濃的親情味道,如流淌在血管中的液體,直奔心靈深處。那些駐足在墳前的身影,或觸摸雨滴,或任雨滴狂舞,輕輕濺起往昔所有的記憶。我們模糊的眸子里,或許回放著祖母裹著變形的小腳,牽著孫女的手,穩健地行走在林蔭小道上;或許重放著祖父黎明時分在果園里,揚起鋤頭正為果樹松土,俯下身子給樹們施肥,巴望樹枝,期待花苞早點綻放……于是,唐朝詩人劉長卿吸吮著一縷花香寫下了《清明后登城眺望》——“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很喜歡這句:“生命就是一場場遇見,有的人走了,有的人來了;有的人走了又來了,有的人走了再也沒有來。”而清明時節,滴滴細雨抖落了花枝的艷麗,驀然間讓人真正讀懂了“來”和“走”的真諦。該來的來,不該來的也來了;該去的去,不該去的也去了。紛擾塵世,我們又能奈它何?于是,唐朝詩人孟浩然在落花的凄涼里書寫了《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洳蔟R生,鶯飛蝶雙戲?仗米鄳,酌茗聊代醉。”
微風襲,碎念里,拉長目光,穿過山,淌過雨,擁抱老屋。土灶銹跡斑斑,遮不住鐵鍋里玉米餅香,從祖母的心上溢出。杏樹、桃樹和梨樹,深情凝望,花瓣吻著父親的銀絲,風雨蹁躚,花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