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傳志
“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是讀書,雖貧窮但只要勤于讀書,精神氣質非同常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讀書人的迂腐和自信,但讀書增長知識多是認同的;蛟S與自己多少讀書有關吧!我對讀書的理解,說得實際一點,知識或許能成為以后養活自己的飯碗;說得嚴肅一點,知識在有的危急時刻能夠救命;說得美好一點,知識能讓人自信。
讀書人喜歡說讀書,不讀書的人往往反感讀書。對多數人而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我們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榜樣,如科學家、英模。這些令我們崇拜或學習的楷模,可以通過閱讀書籍所認識,而閱讀就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質。
古往今來成事者都有一個相同的嗜好——讀書。所以,他們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書是千里眼,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多讀書,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這是無可爭議的。至于“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至理名言外,我把讀書看作是一種很好的消遣方式;蛟S某些文友們有疑惑:在這個市場經濟大潮中,要想充實自己,除了讀書還能有什么呢?
蘇聯有句諺語:“書籍是瞭望世界的窗口。”讀書就是為了擁有豐富知識。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信息時代,一切都飛速地發展著。倘若一個人在這信息時代中不讀書,不學習,腦子中只保留一點小聰明,我想,即使天資聰慧,很快地也會被市場弄潮兒所拋棄,被社會滾滾洪流所淘汰,被大浪淘沙的時代所遺棄。明朝的許仲琳說:“井底之蛙,所見不大,螢火之光,其亮不遠。”不讀書,不知道當今世界的發展形式,不知道國家的政事,豈不是“螢火之光”?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以小心翼翼把珍貴的貨物送給一代又一代。”自然,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領悟其中的道理,能應用,就將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讀書明智。智慧得來的途徑,一是在社會實踐中得到直接經驗;從書本中得到間接經驗。事事都去從親身體驗中得到,恐怕一個人是不好辦到的,因為精力有限,取得間接經驗,往往是我們的捷徑和必修課。事實證明,一個人要想取得更大的智慧,更多的還是從書本上學來。書能讓你變得更聰明,讓你在困難面前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讀書明理。許多道理都是經過前人的總結后寫在書本上的,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學到更多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學到更多的自己體會不到的真理,幫助你更好地看待萬事萬物,幫助你在人生的坐標上不出偏差,切實做到明禮誠信,愛崗敬業,奉獻社會,提高自己人生價值。
讀書冶性。讀書可以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有知到深知;讀書可以使我們更加理性,不為喧囂繁雜的世事所干擾,不為一時一事的得失而喜憂。通過在筆墨書香中體驗共鳴和感動,解脫自己內心的焦慮、恐懼、寂寞、悲哀,使胸中的積郁釋然超脫,達到淡泊寧靜、自信從容的心理和諧狀態。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也可以讓我們變得溫文爾雅,知書達理,頗有風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駕馭文字的能力就增強,想表達的思想就能流暢地表達出來。“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以“活到老,學到老”“秉燭夜學”的精神,樹立終身讀書,終身學習的理念,以豐富、精彩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