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忠旭
從旬陽市城區向北出發,沿旬河逆流而上,40公里處有一個小鎮叫趙灣。
在這里,有一個延續至今的傳統習俗——趕場。趕場是農村人的生活習慣,早期因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農村住戶零散,故每月逢陰歷三、六、九的日子,被稱之為“趕場日”,對很多忙于農務的家庭來說,“趕場日”安排得剛剛好,村民可以在街上賣掉自家多余的農作物,或者補差價換取所需物品。
從我記事時,趙灣就是外鎮人和貨物的聚集地,尤其是年前的幾個“場”,大清早,隔壁麻坪鎮楓樹村的村民從我家門前路過,匯聚到街上。有的背上背著背簍,有的肩上擔著扁擔,有的手里提著籠子,來來往往,街上已經達到了人擠人的場面。即使如此,在熱情的商販大聲吆喝下,村民挑選著自己中意的商品,好一派熱鬧繁忙景象。
在那個年代,背簍是趕場人的標配,它承載著收獲,賣東西的滿載而去,買東西的滿載而歸。我至今清晰地記得,老家鄰居爺爺,一年四季每個“場”他都會背上一背簍蔬菜,拿去街上售賣,回來時背簍又是滿滿當當的貨物。除了裝貨物,背簍更是村民的帶娃神器,有的小孩走著走著就走不動了,父母就將孩子裝進背簍里背上。
趙灣街道趕場景象
在“場”上,遇到熟人了,大家都會用“你也來趕場了?”“你今天買點啥?”等同樣的口頭語打招呼。熟人們你來我往,不是在同一個攤點相遇,就是在銀行門口排隊存取錢時撞見。有的親戚朋友一年到頭也就可能在這個“場”里見一次面,互相問候一番,聊聊家常。
趕場也是我們小孩最期盼的日子,因為可以去街上挑選玩具槍、玩具車等等,總之不可能空手而歸。每次遇到“趕場日”,我都要頭一天晚上給父母說好,帶我一起去,不然第二天他們就自己去了。到了街上,我喜歡這兒看看,那兒轉轉,看到有節目表演時,鉆進人群,愣在原地觀看半天也不走,害得父母街上街下到處找我。而且我屬于“不長眼” 的人,總是左躥一下,右蹦一下,一個不留神就撞到別人懷里去了。
趕場時,我們小孩不僅要玩得好,還要幫助父母挑選對聯。那個時候對聯雖說簡單,但字體以楷書、行書、隸書為主,父母有許多字不認識,也分不清上下聯,就根據自家門高選好尺寸和字數,我們則大聲地把對聯朗讀出來,供父母選擇,再按照橫批書寫方向,確定上下聯。
時至今日,趙灣鎮本土開店賣貨的人越來越多,物品種類也隨之增多,還專門搭建了一個蔬菜肉食集中交易區,一方面是方便本地菜農有一個銷售蔬菜、肉食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持主街道環境干凈整潔,卻唯獨少了昔日趕場的熱鬧氛圍。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村里的人也越來越有錢了,每到農歷年前,有的人在旬陽市城區采購貨物帶回家,有的人則覺得“趕場日”人多太擁擠,選擇其他時間到街上挑選貨物,且外地聚集趙灣街趕場的人和貨物越來越少,因此“場”上的人寥寥無幾。
如今,在趙灣這個小鎮,趕場正逐漸被互聯網替代,原來“場”上的剃頭師傅、鐵制農具、現炸麻花小攤等等,都在漸漸消逝,卻又深深地刻在一代人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