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
近期,我先后在寧陜縣部分鎮村、農戶,中心城市部分社區、家庭,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群眾對黨委、政府工作是認可的,對黨員干部的作風基本滿意,有的群眾還告訴我結對連心的干部為他們辦了什么實事。同時,聽到了群眾寶貴意見,感受到一些實際問題,尤其是群眾致富增收抓手不多,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屬于薄弱環節,加強和創新基層基礎建設的動力不足等,對于研究和改進工作很有啟示,從而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走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的重要性、艱巨性、緊迫性。
啟示一:要在發展富民產業上更進一步。我分別調研了位于寧陜縣城以東9公里處的城關鎮賈營村,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262元。距寧陜縣城19公里的筒車灣鎮許家城村,人均純收入8013元。在縣城眼皮下的賈營村為什么會與離縣城較遠的許家城村群眾收入差距如此巨大?這是由于許家城村以旅游業為發展重點,西安方向游客較多,漂流項目較為知名,形成了農家樂品牌,藥材、林果種植等產業紅紅火火。在中心城市大北街社區干部家中,大家向我反映這個社區所在的老城辦事處,城市低保對象達到了常住人口的10%多。這個社區雖處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較為活躍地帶,也位于少數民族聚集區,傳統的餐飲業和肩挑背扛出賣苦力的就業方式受到了產業轉型沖擊,導致一些群眾的經濟來源不穩定。興市之道,富民為始。一方面,要堅決糾正一些基層干部“眼高手低”,只把注意力放在爭取大項目上,沒有真正俯下身子,把困難群眾致富增收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的現象。山林經濟、農產品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三產服務以及家庭手工業、庭院經濟等產業,這些產業雖然對財政的貢獻不大,卻是群眾結合自身發展條件首選的產業,是創富于民、增富于民、藏富于民的富民產業。要在技能培訓、科技服務、營銷推介以及項目資金爭取等方面,扎扎實實地給予群眾傾斜支持。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城市行業協會,把分散經營的農戶、家庭與大市場連結起來,讓鋪天蓋地的富民產業,逐漸成長為頂天立地的支柱產業。另一方面,要汲取傳統城鎮化發展中產業空心化的教訓,防止與經濟中心地帶產業結構雷同而被邊緣化,避免出現“窮居鬧市無人問”的“燈下黑”現象。高度重視中心城市老城區、城中村以及縣城郊區的產業發展,大力發展與區位優勢相吻合的服務業等主導產業,注重培育錯位發展能力,增加產業集群度,強化就業支撐,多渠道解決就業難問題,切實改變我市群眾收入構成中經營性收入份額偏低狀況。
啟示二:要在幫扶困難群眾上更進一步。我先后探視了寧陜縣朱家溝村兩位大病患者和中心社區工作者的患病家屬,仔細詢問了看病和報銷情況,了解到其中參加了新農合大病統籌報銷的癌癥病患者,由于治療不在本縣醫院,特殊病情導致很多藥物的使用超出了基本藥物目錄,在報銷之后仍然負擔著較大費用。一方面參與新農合的農民實實在在受益,今年全市醫療參合參保率將達到95%以上;另一方面確實還存在因災、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這兩大問題始終是安康扶貧攻堅中棘手難題。前者在避災扶貧移民搬遷中開始破解,后者要繼續完善醫療制度,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保障水平,加大困難群眾的民政救助力度,拓寬民間慈善救助渠道,努力減少“一人患病,全家貧困”的不幸發生。
啟示三:要在建設美麗鄉村上更進一步。走在田間地頭,坐在農民的堂屋、院壩,總能感受到藍天碧水,江山如畫,但也發現了一些煞風景的現象。在寧陜看到群眾建房雜亂無章,沒有與山山水水融為一體,也看到有的村鎮生活垃圾處理較為隨意,生產資料亂擺亂放。要在“興循環經濟而富裕,揚生態優勢而美麗”上下大功夫,尋找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路徑,做深、做細、做實。寧陜縣應彰顯生態條件優越的自然稟賦,發揮位于西安黃金旅游半徑的區位優勢,努力打造旅游強縣。既要有旅游發展規劃的大思路、大手筆,還要以美麗鄉村游為突破口,重視農村建房中的規劃工作,統一設計、凸顯特色,形成具有地域元素的村落和民居。既要按照“一年種五年的樹,一代人造三代人的林”的總體要求,大規模、大面積實施造林綠化,解決局部區域生態脆弱的問題,還要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生態建設的硬任務,持續開展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和農藥減量、化肥減量等活動,加快小城鎮環;A設施建設,建立農村垃圾“戶收、村運、鎮處置”的垃圾處理模式,打造一批“生態美、空氣好、村莊靚、百姓富”的美麗鄉村示范村。
啟示四:要在抓好源頭治理上更進一步。在寧陜調研時,許家城等村群眾反映在西漢高速、引漢濟渭、西成客專等工程征地時,補償標準不一致引發的上訪問題。我由衷地認識到,社會矛盾大多數源于基層,基層解決不到位才會向上蔓延,維護穩定并不是維護平庸,只有從解剖矛盾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入手,才有可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要堅持“先安置、后拆遷”、“先補償、后拆遷”的原則,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堅決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要實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注意補償政策、補償標準之間的銜接,同一區域、同一時限不能出現兩種補償標準,防止因利益不均衡而引發新的矛盾。從我收到的群眾來信看,80%都是反映一些基層干部挪用惠民富民資金、擠占移民搬遷指標、違規批地建房等,基層干部如果自身不干凈,勢必無法把初信初訪的問題化解在基層,最終還是把矛盾交到上面來處理,看起來的小問題最終變成了大問題。我去調研的地方,群眾反映基層干部作風還是不錯的,我仍不斷叮嚀基層干部要廉潔公正,堅持依法辦事,因為群眾從他們身上看到的是黨和政府的形象,這是關系到對我們體制機制信任與否的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
啟示五:要在選拔基層人才上更進一步。我在調研中思考最多的是,優秀的村干部為什么難選、難留?難選的原因在于,一要能吃苦。直面群眾,事無巨細,勞碌奔波是家常便飯。二要有本事。需要提高落實黨的政策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帶領群眾致富和推動經濟發展的能力,依法處理鄉村事務的能力。全市克服財力緊張的困難,在用經濟待遇留人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比如,寧陜縣已經把村三職報酬增長到每年11300—13000元。但長期以來,村干部不能憑工作實績晉職提升,更不可能成為公務員,其成長進步空間被限死,挫傷了農村優秀人才積極性,導致了大量村級干部后備人才流失,這就是難留的主要原因。同時,我市各級黨政機關干部一般來源于面向社會考錄的公務員,“三門干部”增多,普遍缺乏艱苦環境尤其是農村工作的歷練,指導基層工作時心中無底,制定相關政策時容易脫離實際,善于做群眾工作的人才尤為短缺。“世不患無才,患無用之之道”,除了增強干部隊伍“學而知之”的本領外,還應該拓寬用人渠道,讓懂基層懂群眾的人去做群眾工作。市委今年出臺的1號文件,明確了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九個方面,其中就有“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選拔鎮(辦)干部力度”,打破身份限制,降低學歷門檻,放寬年齡界限,對特別優秀的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報考參加鎮(辦)事業編制人員招聘的,學歷可放寬到高中、年齡可放寬到45周歲。在換屆時,對符合選拔任用條件的優秀村干部和大學生村官,可按規定程序提名推薦為鎮(辦)領導班子換屆人選。要不打折扣地落實市委1號文件精神,從農村基層一線選聘優秀人才,讓熱愛農村工作、熟悉農村工作的人領導和促進農村工作,讓基層干部有奔頭、有盼頭,起到“使用一批、激勵一方”的效應。建立“基層干部能出來,優秀人才愿意去”的選人用人機制,提升基層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夯實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的基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