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健
各種方言的外地游客絡繹不絕,在改造一新的街道上觀賞風景、品嘗美食、欣賞漢調二黃、選購傳統手工制品,臉上洋溢著幸?鞓返男θ荨
大北街新繪制的文化墻同樣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市民拍照打卡,也引來了客商入住。修葺一新的門面房內,有的正在裝修,有的正在擺放貨物,有的已經開始營業,昔日蕭條冷清的街道逐漸熱鬧起來。
去年以來,漢濱區老城街道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先后對東關片區的鼓樓東路、鼓樓西路、大北街、小北街、土地樓等大小街道和背街小巷進行了改造升級,在提升老街區顏值的同時,煥發出文旅商貿經濟新活力。
具有懷舊風情的文化墻
老住戶有了新攤位
馬少華是土生土長的鼓樓東街人,自小就對烹飪美食有著濃厚的興趣,從學校畢業后便在高新區租房開了一家火鍋店,從事餐飲行業。
去年9月,看到改造后的鼓樓東街不僅寬敞、整潔、美觀,還修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長廊,便萌生了回到這條街賣早點的想法。在了解到新修建的鼓樓長廊為臨時便民市場、攤位可以出租后,就毫不猶豫地關了火鍋店,以每月200元的價格租了一個攤位,購買餐車做起了早點生意。“我家就住在這里,早就想在家門口做餐飲,卻苦于沒有地方經營,鼓樓長廊的建成,給了我回來賣早點的機遇。”馬少華說,“這里的攤位費便宜,離家也近,還省去了房租,雖然辛苦點,也不比在外面開店掙得少。”
記者在鼓樓長廊看到,便民市場分為蔬果區和早點區。在蔬果區內,大大小小100多個攤位整齊擺放,翠綠的黃瓜、鮮紅的番茄、橙黃的枇杷等時令蔬果琳瑯滿目,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購買蔬果的顧客不僅有當地住戶,還有從江北、高新專程趕來的市民。早點區有數十個攤位,出售著種類繁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美食,清風拂過,香氣撲鼻,引得外地游客、當地市民爭相購買品嘗。
“這些攤位,除了蔬果區內有一部分為外來菜農,其余大多數都是當地居民,他們有的賣菜,有的賣早點。便民市場的建成投用,給他們提供了舞臺。”鼓樓社區黨委書記馬英介紹道,“社區還專門設立了驛站,配備了公平秤、微波爐、飲水機、電冰箱和圖書、報刊等物品,免費提供礦泉水、共享雨傘、物品寄存、智能手機教學等服務,讓攤主安心經營、顧客放心購買。”
老店面有了新生機
馬宜琴經營的麻辣燙夾饃店是一家老店。1992年,居住在鼓樓東街鼓樓小學附近的婆婆,就在學校門口擺攤賣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麻辣燙夾饃。2003年,因婆婆年齡增大精力不濟,在環衛管理處上班的馬宜琴便辭掉工作接手經營。2008年,她將位于學校對面的小商店進行改造后搬進店里經營。雖然精心專研提升口味,但由于品類單一,生意卻不溫不火,每天賣上300多個饃已經到了極限。
鼓樓東街改造后,良好的環境不僅迎來了外地游客,也引來了當地市民,這讓馬宜琴的老店煥發了生機。“去年9月份以后,店里的銷售量逐步增長,從以前的兩三百個到三四百個,再到五六百個,‘五一’期間,最多一天的銷量竟然達到了700多個。”談起自己的生意,馬宜琴笑得合不攏嘴,“節日過后,每天也可以銷售600多個饃。環境好了,人來得多了,銷量也就穩步提高!我們一家四口也忙不過來了!現在請了3個人幫忙,一天還是忙得團團轉。”
和馬宜琴的麻辣燙店一樣煥發生機的老店,還有鼓樓東街、東大街等地的燒烤夜市。每當夜幕降臨,忙碌一天的安康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三五成群慕名前來,點上幾個小菜,要上幾十串烤羊肉、烤羊筋、烤魚,喝上幾杯啤酒,在品嘗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美食的同時,享受人間煙火氣。
每到這時,也是店家最為忙碌的時刻。“鼓樓街改造后,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以前8張桌子有個兩三次翻臺就不錯了,現在有時能達到五六次,就這經常還有人排隊,銷售額也達到了以前的兩倍。”一家經營了20多年的燒烤店老板,一邊忙著招呼食客入座一邊笑著對記者說。
老街區迎來新客商
大北街社區下轄大北街、小北街、紗帽石、土地樓、安悅街等四街十二巷,曾是安康城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3年水災后,隨著行政、文化等單位陸續搬出,商家也逐步撤離。因為年久失修,大多數居民也選擇在外購房居住,留下了缺少修繕的老房和破敗、蕭條的街巷。
便民市場熱鬧繁榮
去年以來,老城街道按照“一街一文化”的理念對四街十二巷進行了改造,打造了以孝老愛親為主題的暴家巷、以傳統民居為主題的土地樓、以漢調二黃為主題的紗帽石街、以懷舊風情為主題的大北街等主題街區,不僅讓老街區舊貌換新顏,還招來了許多搬走的居民返回居住、外地店家租房經營。
90后姑娘陳雯馨自小就喜歡鮮花,在具有民族風情的老街開一家花店是她的夢想。今年4月份,她不經意間來到大北街,立即被改造一新的街面、修葺一新的民房和墻面上的具有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氣息的民俗風情畫所吸引,立即決定辭去工作重拾舊夢。在經過市場調研和走訪后,陳雯馨就和朋友程玉潔合伙,在大北街租賃了一間帶有落地窗的門面。經過裝修和布置后,5月9日,她們兼做飲品的花店試營業。令她們沒想到的是,5月12日母親節前后,營業額就接近1萬元。
“四街十二巷改造提升后,選擇來老城區開店、經商、居住的人越來越多。”大北街社區黨委書記王宗梅說,“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大北街社區就有幾十家小火鍋、小酒吧、小商店、小餐飲開業,還迎來了綠源天鮮大型超市入駐安悅街,很多店面也開始裝修。原來空置的老房子、舊門面,80%都達到了再開發、再利用。”
在改造老街區的同時,老城街道以黨建為引領,按照文旅商貿綜合發展的思路,全力打造“食、宿、游、樂、集”五字品牌,助推老城經濟高質量發展。“五一”期間,老城街道在鼓樓東街、鼓樓西街和南正街,開展了“國潮江畔·美味老城”文商旅系列活動,以傳統美食“老城八大碗”迎接八方來客,用米線、蒸面、麻辣燙夾饃、夾沙糕等犒勞著市民游客的味蕾,以傳統武術、舞獅、嗩吶演奏、漢調二黃、民歌等傳統民俗文化犒賞游客……在打造區域特色IP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老街區的經濟活力;顒悠陂g,累計接待游客13.2萬余人次,各類酒店及民宿累計入住5850間,大小餐飲店累計接待食客7320桌次,實現綜合收入96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