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肖兵 見習記者 張璇 通訊員 王東升
7月2日,天蒙蒙亮,漢濱區茨溝鎮瓦鋪村村民胡德興早早出了門,沿著新修的產業路徑直走向后山的“筐栽魔芋”種植基地。昨日,久旱的瓦鋪村迎來一場透墑雨,他想盡快看看地里的魔芋苗長勢怎么樣。
胡德興是瓦鋪村的魔芋種植大戶,也是全市第一個將魔芋種到筐子里的人。
2020年,受疫情影響,原本在廣東做裝修生意的胡德興決定轉行發展農業。他和堂兄一起到云南、貴州考察,發現當地魔芋產業發展得不錯,加之兒時家里也種過魔芋,便合計著搞魔芋種植。
說干就干。因為看中華北平原平坦肥沃的土地,當年春天,他們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流轉了一小塊地開始試種。見到效益后,2021年,他們毫不猶豫擴大規模,投資80余萬元種了110畝。沒承想,夏天高溫后的一場暴雨,澆滅了他們的魔芋夢——高溫灼傷的葉片來不及修復,就被雨水泡爛,魔芋軟腐病隨之襲來。很快,110畝魔芋“全軍覆沒”。
“魔芋喜好半陰半陽的環境,種得少不礙事,面積一上去就容易得病 。”他后來總結。
2022年,胡德興響應鄉村振興號召,將陣地轉回家鄉瓦鋪村。
瓦鋪村位于茨溝鎮北部山區,過去有種植魔芋的傳統,生長環境不存在問題,但境內山多地少,3200畝耕地分布在連綿的群山間,沿河道較為平坦的耕地不足500畝。
如何破解優質土地資源緊缺問題?決心回村的第一天,胡德興就開始琢磨。他多次前往云南、貴州等地“取經”,一方面流轉土地按傳統方式發展地栽魔芋,一方面探索發展“筐栽魔芋”,即:將魔芋種到筐子里,露天擺放,直到成熟采收。
農業生產靠天吃飯,是個高風險的行業。有第一次的失敗教訓,回鄉后的胡德興每一步都走得相當謹慎——即使從外面學的成熟技術,也要先小范圍實驗,直到技術本地化之后再推廣。
他在瓦鋪村設立了兩處“筐栽魔芋”試驗點,一處是生存環境實驗,觀察日照時長、放置坡度等因素對魔芋生長的影響,另一處是肥力實驗,集中觀察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方式下魔芋的長勢。與此同時開展移栽實驗,解決補種問題;開展保水實驗,應對旱澇天氣。
經過不斷實踐,胡德興發現,“筐栽魔芋”不僅擺脫了對耕地的依賴,還有傳統種植無法比擬的優勢。
“病害防治是傳統魔芋種植面臨的最大困難,只要一株得病,就會像癌細胞一樣迅速擴散到一大片。”胡德興說,“筐栽可以有效隔離病害,哪一筐出了問題,直接移走就行了。而且種出來的魔芋個頭更大、品質更高,采收也更簡單。”
2022年,胡德興種了地栽魔芋60畝,并開展“筐栽魔芋”實驗,2023年規模翻了一番,今年地栽魔芋面積增加至230畝,“筐栽魔芋”也發展到3萬筐,前后投資了300多萬元。“魔芋生長周期長,兩三年才能見到效益。今年商品芋預計能賣60多萬元,種芋預計能賣120多萬元。”他盤算道。
隨著魔芋產業越做越大,許多村民也跟著收益。胡德興成立了安康黃鞍志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40余名村民就近務工,同時向村民免費傳授魔芋種植技術。目前,全村239戶村民中,種植魔芋的有100多戶。
“今年在老胡的合作社干了30天,掙了3000元。”56歲的村民王永安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無法外出務工,父母身患高血壓、冠心病等,常年需要吃藥,過去僅靠兒子一人送外賣維持家庭開支,壓力很大。
近幾年,他在胡德興的合作社務工,潛移默化學到了不少魔芋種植的知識,今年在房前屋后種了200多筐商品芋。“一筐魔芋平均長到7斤,大的能長到10多斤。今年除了務工收入,這些魔芋還能賣不少錢呢。”王永安指著油綠茂盛的魔芋苗笑瞇瞇地說。
“‘筐栽魔芋’突破了規;l展的難題,同時為瓦鋪村庭院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僅美化了環境,還為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省社科院駐該村第一書記聶翔說,這一創新探索對整個陜南山區的魔芋種植都很有借鑒意義,今后還要持續鼓勵和支持村民發展以“筐栽魔芋”為主的庭院經濟,讓普通農家院變成致富增收園。
這些年,政府對瓦鋪村魔芋產業的發展也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支持。省社科院、市委機要保密辦和市文化執法支隊作為駐村幫扶單位,除了實打實的資金幫扶,還邀請農技專家前來指導和培訓。今年4月,漢濱區魔芋現場會在瓦鋪村召開,7月份,全市的魔芋現場會也將在這里舉行,“筐栽魔芋”將是其最大的看點。
眼下做的都是打基礎的事,胡德興計劃,將來要把周邊鎮村都帶動起來,把規模做上去,建設魔芋加工廠,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把更多村民鑲嵌到產業鏈上。
“真是一場及時雨!苗子快出齊了。”走到山腰的一處農房前,查看完最后一筐魔芋后,胡德興心里的石頭落了地。放眼俯瞰,2.5萬筐魔芋成列擺在一片片錯落有致的梯地上,剛剛探出頭的魔芋苗正向著陽光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