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蘇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建設農業強國是大國現代化藍圖中令人向往的壯美畫卷,更是廣袤鄉土中催人奮進的時代號角。而影視作品如何才能深入鄉村的肌理,用鏡頭語言去記錄和展示鄉村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動人故事和閃亮篇章,用優秀的鄉村題材影視作品,為“三農”事業的提質增效不斷賦能。
近日,陜西省委宣傳部、省電影局聯合陜西省電影行業協會和安康市委宣傳部,舉行了“聚焦文明傳承,講好陜西故事——電影創作采風安康行”電影主題活動,值此之際,本報記者專訪了已在安康拍攝多部電影的導演陳非,解碼他如何用電影藝術重構這片綠山青山的多彩魅力。
記者:你為何會專注于深耕鄉村電影?
陳非:一個人只有自覺地把自己的事業融入了國家民族的命運之中,以一顆赤子之心,把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變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才不會辜負一個偉大的時代。我自小在農村長大,農村就是我的根,很久以來,各種英雄敘事,以及歡笑怒罵的都市電影占據了各大城市電影院的銀幕,而真正講述鄉村故事的電影卻很少,很多還是停留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農村,對外傳遞的信息滯后,對于我們改革開放的成果,乃至黨的十八大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得到很好的詮釋。
安康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發生了巨大變化,各項農村事業更是取得了巨大成果,是中國鄉村近年來發展的一個縮影。這里山河壯麗、人民勤勞善良、民風熱情淳樸。當我們的電影在國外的一些電影節上展映時,外國友人既驚訝又羨慕,沒想到中國的鄉村如此美麗,并不是以前他們從電影里看見的那樣落后窮苦,很羨慕安康人民竟然生活在這么一個美好的地方。
記者:近年來你在安康拍了哪些電影?
陳非:電影《直到世界盡頭》劇本(原片名《愛在稻花香》)獲得第14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電影(劇本)創投大會劇本創作優秀獎,拍成的電影截至目前入圍了全球九個國際電影節,先后入圍第三屆香港紫荊花國際電影節長片單元,第六屆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長片單元,2024柏林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藝術國際電影節,2024年Aporia國際鄉村電影節等,并獲得南方電影藝術學會獎特別獎、最佳劇情獎、劇情片制作榮譽獎、最佳劇情片導演、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最佳劇情片男主角、最佳劇情片攝影等七大獎項。
《直到世界盡頭》劇照
電影《時間之外的故鄉》已入圍第五屆孟加拉國Cinemaking國際電影節獎項、第28屆羅德島國際電影節半決賽、彩帶國際電影節,ARFF阿姆斯特丹國際電影大獎、羅馬棱鏡國際電影節電影獎決賽、第二十屆美國榮譽全球電影大賽亞洲主題卓越獎、俄羅斯HIFF-HALO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等七個國家的電影節重要獎項。同時在恒口示范區拍攝的網絡版電影《又見稻香》獲得第五屆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網絡電影單元最佳影片獎。
《時間之外的故鄉》劇照
正在拍攝的電影《山谷的百合》得到了中央媒體的關注,這三部影片立體化、多維度地記錄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歷程、推廣鄉村振興樣板案例、展現鄉村振興中安康民眾的責任,較好地帶領全國觀眾跟著大銀幕走進鄉間田野,領略新時代農村的變化,體會鄉村振興的內涵和成果,觀看漢水河畔發生的動人故事。
《山谷的百合》劇照
這三部影片也將分別于今年年底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演,以及在全球110個國家的電影節上展映,我們致力于讓世界各國看見安康這顆隱藏在秦巴山區中的綠色明珠。
記者:我們注意到你的電影總是重點著墨于中國農村以及區域文化,你如何看待區域文化傳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力?
陳非:世界是由很多區域組成的,區域的差異性構成了其獨特的魅力,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因素及歷史發展進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進而形成整個國家民族的文化,區域文化和區域經濟是相互促進、相互約束的統一體。經濟與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兩翼,是社會系統的兩大子系統,經濟和文化之間是共生、互動的統一體,在發展過程中具有針對性、開放性、輻射性和不平衡性的特點,并對樹立區域形象、協調區域內部關系和加強區域內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且通過對傳播內容的顯性影響和對傳播主體的隱性影響來傳承區域文化的同時提升區域民眾素質,彰顯一個區域的魅力,有效刺激區域經濟發展,二者相輔相成。而農村是堅強的后盾,不僅承載著中國人的古老鄉愁,更是決定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
記者:作為一名導演你如何看待安康?
陳非:通過省委宣傳部和安康市委宣傳部組織我們這次對安康全市系統的走訪,加深了我對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穿城而過的安康的了解,這里良好的生態資源是很多地域不具備的,就山水人文來說,秦隴文化、中原文化在這里交融匯集,西域文化、嶺南文化、閩浙文化、江淮文化,甚至域外的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也都在這里碰撞、沉淀和遺存。后期的關東文化、齊魯文化、中州文化、三晉文化、關中文化、西北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滇黔文化、閩臺文化和嶺南文化等十二種文化自夏周以來在安康交流碰撞,形成了如今“五方雜處、多元混融”“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的文化面貌,并在一次次風俗演變與揚棄中,形成了一些具有極大普適性和廣泛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秦漢時期,由于特殊的地理方位,漢水流域成為秦、楚、巴、蜀乃至三晉文化的交匯地帶,特別是兩漢時期,融合戰國秦楚兩大文化的流風余韻,構成了先秦華夏文明色彩斑斕的重要板塊。兩漢時期是中國文化由先秦華夏多元文化向漢民族統一文化過渡并定型的時期,華夏文化這一概念逐漸被漢文化替代,出現了諸如漢人、漢語、漢族、漢家、漢文、漢詩等稱謂。
山水在這里相逢,文化在這里交匯碰撞,只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們對城市的向往弱化了鄉村的印象,山高路遠的秦巴山地漸漸被人們遺忘,可正是它的距離感,使安康意外地密集保存了眾多其他地方業已消失或即將消失的農耕文明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的現在已成為農耕文化的絕唱,而安康之美,美在傳統文化,美在山川人文,我希望有更多藝術家以及導演,來到安康重新發現這片土地的魅力,在大銀幕上向世界展現安康之美、安康之韻。
記者:你的下一部電影主要內容是什么?未來還打算在安康拍攝電影嗎?
陳非:目前除了忙于在安康拍攝的電影“秦巴三部曲”在國際電影節以及在全球發行之外,正在籌備一部反映安康人民勤勞勇敢精神面貌的電影,希望明年三月能夠順利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