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蘇 通訊員 王李
時令進入八月,迎著熾熱的驕陽,記者一行走進位于漢濱區最東邊的壩河鎮。在這片被綠意籠罩的土地上,座座干凈整潔的農房鑲嵌在青山綠水間,阡陌田壟處,盡是瓜果飄香、稻谷揚花的好風景。大山深處的壩河鎮,因著優良的自然稟賦、合理的產業布局、勤勞的干部群眾,改變了鄉土發展的舊格局,使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新面貌。
去年以來,壩河鎮黨委、政府以一以貫之抓黨建、久久為功謀發展、凝神聚力奔振興的態勢踔厲奮發,助力鎮域經濟邁向新的高地,在黨建引領、產業強化、環境整治、農旅融合等多個方面描繪出振奮人心的壯麗圖景,書寫出山水壩河奔騰向前的亮眼答卷。
黨建引領激活發展動能
振興戰略是國之大者,新時代走好鄉村振興之路,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關鍵在黨。壩河鎮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夯實黨建堡壘、加強隊伍建設、健全制度管理,推動鄉村振興走上新臺階。
去年以來,該鎮積極貫徹落實漢濱區“三亮三評三運用”干部績效考核機制,持續激勵干部干事創業熱情,通過干部直播、業務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2名干部被推薦提拔,1名干部調整到區直重要崗位,實現躺平的干部站起來,平庸的干部跑起來,把能干事的干部用起來,干部作風得到明顯改善,廉潔自律意識增強,綜合能力和工作效率明顯提升。
循著思想的光輝,踏著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跨越式發展的鏗鏘鼓點。同年7月,壩河鎮黨委、政府又投入30余萬元的資金,率先在全市建成了安康首家數智黨建服務中心,全面實施了“紅色黨旗引領綠色發展可循環,金色增收可持續,藍色治理全覆蓋,橙色服務更高效”的五色工程,運用數智農業、數智經濟、數智治理、數智服務等功能實現了數智黨建引領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振興。邀請中省市區34家主流媒體到壩河調研采風,通過5G數字技術將轄區內各產業園區、各地招聘用工信息等接入數智黨建中心,采用政務直播、帶貨直播、招工直播等方式,引導群眾了解惠農政策、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通群眾就業渠道,帶動群眾致富增收,全力開展一網通辦等業務,實現線上服務群眾“鍵對鍵”,線下服務群眾“面對面”。數智黨建服務中心投入運營以來,共開展黨務直播18場次,政務直播9場次,帶貨直播68場次,招工直播52場次,累計收看人數達1.8萬余人,帶動群眾銷售產品2.4萬元,成功介紹14人務工就業。
這一個個醒目的數字,充分說明壩河鎮黨委、政府積極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工作成效。奮進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壩河鎮以黨建“一顆子”激活振興“滿盤棋”,健全制度強化管理,認真貫徹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建立農民黨員學習簽到制,流動黨員報告制、年老體弱黨員幫帶制、干部黨員考核制、黨員學習管理抽查制、年終評比公告制等制度,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比學趕超、深學爭優、敢為人先、實干爭效,以豐碩成果擦亮壩河鎮各項事業矗立潮頭的鮮明底色。
產業為本筑就富民之基
如果說黨建領航是激活鎮域內生動力的核心所在,那么產業強化就是推動區域發展的命脈所系。壩河鎮堅持“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發展理念,錨定產業興旺目標,推進“三循環三觀光”產業提質增效,持續加大對雞沼園、豬沼園、牛沼園、蔬菜保供基地、七彩獼猴桃、稻漁種養等產業的培育扶持力度,讓星羅棋布的農業園區逐步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帶動老百姓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在壩河鎮寺姑村,一塊塊稻田在山間勾勒出大小不一的形狀,粼粼水波上,進入揚花灌漿期的水稻正卯足勁奮力生長,村支部書記汪顯榮望著面前挺拔的稻苗,晶亮的眼眸中滿是對發展的堅定。“我們寺姑村原來的產業基礎很薄弱,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土地撂荒花的問題比較突出。‘十四五’期間,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團結帶領下,寺姑村的產業慢慢有了雛形,七彩獼猴桃產業頗有成效,家庭農場養殖也逐步走向正軌。今年我們又開始探索稻漁養殖,計劃在100多畝的稻田內投放魚苗,讓農田效益再度提升。”接過話茬,寺姑村黨支部副書記尹興平感慨地說道:“2017年我從外地回到家鄉,成立了漢濱區壩河鎮寺姑村興大家庭農場,種植七彩獼猴桃,打造觀光農業。今年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通過統一育種苗,統一技術管理,統一品牌包裝,統一銷售渠道的‘四統一’模式,我又牽頭種植了200畝玉米,運用第一書記組團式幫扶機制,玉米成熟后,我們將其運輸到樟樹村進行精加工,不僅農產品的附加值提升了,銷路我們也不發愁了。老百姓看到開了個好頭,他們也更有信心發展產業,路子越走越寬敞,生活質量越來越高。”
展眼全鎮,寺姑村的產業圖景只是一個縮影,圍繞“三農”發展,該鎮持續提升各村的生產質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經營主體運營能力,破解產業發展難題,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投入配套設施建設,讓桑葉蛋雞養殖場、獼猴桃園、黑豬養殖場等產業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實現產業興旺,惠農興農的目的。
如今,行走在壩河鎮的任意一個村落,人勤業興的畫卷便躍入眼簾,群眾的張張笑臉融匯成鄉村振興的具象符號,在山水壩河的懷抱中鐫刻成盈滿希望的發展篇章。
農旅融合打造振興樣板
當農產業有了一定的規模,自然而然地便會吸引更多的目光駐留于此。在壩河鎮斑竹園社區,六畜興旺、蔬果滿園的場景隨處可見。作為當地產業布局極為豐富的社區,斑竹園有著地理位置優越、生態資源良好等優勢,無論是大棚蔬菜、還是陸基養魚,抑或烤煙種植,都已發展的有聲有色。
順著斑竹園社區黨支部書記汪順金的話語,一條農旅富民路的開拓征程清晰地鋪陳在眼前。“我在這個村擔任支部書記有14年了,最開始社區群眾也是致富無門,要賺錢只能到外地去打工,后面為了帶動大家在家門口增收,我就聯合其他幾個村民一起成立了康金興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門養殖本地黃牛,目前合作社除了聘用群眾務工以外,我們還會回收大家種植玉米留下的秸稈,并將牛糞免費提供給發展大棚蔬菜的農戶,形成循環農業,不僅使資源得到了合理利用,也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的決心。現在我們社區除了牛、豬、雞、魚、蜜蜂的養殖頗具規模外,還發展了150畝蔬菜、100畝烤煙,今年又新增了香妃南瓜的特色種植,可以說,整個社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鎮黨委領導班子的支持下,長短效產業互相彌合,大家干事創業的勁頭越來越足,隔三岔五還有游客到我們這里來游玩,村美民富的展望已成為現實。”
事實上,壩河鎮黨委、政府對當地的發展定位一直都是朝著農旅小鎮的方向在打造,無論是智能化的養雞場,還是傳統的產業園,都在青山綠水的簇擁下,呈現出別樣的風姿與面貌,這樣的鄉土風光,也恰恰成為令無數人為之沉醉的鄉愁業態。當古老與現代彼此交織,舊時風物與新的圖景互為輝映,游客在壩河這片土地上所聆聽到的,又豈止和美鄉村奏響的振興樂章。借力平利西河鄉村旅游優勢,壩河鎮充分挖掘流域內的自然風光,寺姑產業園區觀光、民宿體驗、伏羲山文化挖掘和景點培育,已規劃建設安康——壩河——西河——平利兩日游精品自駕游線路,形成“一村一業、一村一園、一村一韻、鄉愁可寄”的農旅融合之勢。
“花滿山、果滿坡,農家院落迎佳客;糧滿倉、菜滿園,六畜成群居其窩”現已成為壩河鎮的真實寫照。行走在宜居宜業更宜游的山水福地,展望著全面振興的藍圖壯景,壩河鎮黨委書記魯波用慷慨激昂的話語言表出發展的決心。“聚力黨旗紅、鄉風純、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的綠色發展路徑,全鎮上下將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只爭朝夕的使命感,為推動鎮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和強勁驅動,助力山水壩河成為農文旅融合的漢濱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