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蘇 通訊員 陳晨
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作為加強鄉村醫療衛生工作、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對于生活在廣大農村地區的群眾來說,鄉村醫生更是他們心中最為信賴的“守護神”,可長期以來,我市1673個行政村的大部分村落,都面臨著醫療人才短缺斷層、年齡結構老化、服務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甚至還有一些“空白村”,無法滿足鄉村群眾就醫看病等問題。
為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人才供應鏈,加快補齊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短板,織密織牢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促進鄉村全面振興。2020年伊始,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對接市衛健委,聯合多部門開展鄉村醫生人才調研工作,在鄉村醫生培養方面進行了深入有效的探索,先后與石泉、漢陰、嵐皋、漢濱等縣區簽訂了鄉村醫生訂單定向培養協議,為農村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鄉村醫生做出了積極貢獻,相關經驗做法在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被遴選參加鄉村振興板塊成果展出,被《光明日報》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健康工作交流》工作?麄,得到上級教育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肯定。
健全育人體系,提升專業素養
來到安康職業技術學院臨床醫學(鄉村醫生訂單班)一班,60名莘莘學子濟濟一堂,青春的眼眸里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和理想的堅定。
翻開厚重的教材,學生王坤正認真整理著筆記,這名去年剛剛入學的少年,常常伏案到深夜,刻苦鉆研,力求把知識學深學透。“我們的課程排得還是挺滿的,因為臨床醫學就是什么都要學,我就想多掌握一些專業內容,等畢業了回到家鄉上崗時就能更好為鄉親們做好醫療服務。”王坤坦言,因為一早就知道自己的就業方向,鄉村醫生訂單班的學生比其他班級的學生目標更加明確,加之大部分學生本身來自農村或有農村生活的經驗,對鄉村醫療存在的問題有基本的了解,更能理解村醫對鄉村發展的重要性,使命感和責任感亦會更加強烈。
在安康職院這個大搖籃里,精心選擇的教材、因人制宜設置的課程、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就像濃縮的營養液一般,滋養這些幼苗們全面發展、枝繁葉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些孩子雖然稚嫩,但在學院的悉心培養下不斷厚植根基,茁壯成長,在經驗的積累和時間的催化下,終有一天會慢慢長成參天大樹,為家鄉的父老鄉親擎起遮陰的冠蓋。”醫學院副院長馬慶波對訂單班的學生們寄予厚望,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子們既學到嚴師的內功,又感受到父親般的溫暖。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圍繞鄉村醫生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構建課程體系,根據鄉村醫生崗位工作標準設計教學內容,依據鄉村醫生崗位工作過程設計教學課程,增加《農村公共衛生》《農村急危重癥救護與轉診》《農村常見病多發病診治》等選修課程;安排學生一年級暑假期間在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為期1個月的見習實踐;建立縣、鎮、村實踐教學基地,采用9個月在縣級醫院臨床實習、3個月在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習的“9+3模式”;立足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流程,落地以預防為主的服務原則,幫助學生掌握農村常見疾病、多發病的診治,協助帶教老師為農村群眾提供14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切實提升鄉村醫生崗位適應能力;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培養學生扎根農村基層和服務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情懷。
家住嵐皋縣城關鎮水田村的葉長萍,是鄉村醫生訂單班的學習委員,談起入學的緣由和而今的現狀,話語間充滿了感慨。“我自己也生過病,夢想學醫能幫助更多人,去年看到招生消息后,就立馬報名,最后如愿來到鄉村醫生訂單班。學習的過程和我想象得挺不一樣,我以為大學會很輕松,但是我們這個班級可能承載著更多的期待,每一門學科都要求面面俱到,有時候也挺有壓力,不過學院里的老師對我們都很關切,我也很有信心在未來的學習中慢慢成長為一名獨當一面的村醫。”
筑牢服務網底,破解基層之困
9月下旬的一天,在石泉縣饒豐鎮齊心村衛生室擔任村醫的陳久藝按照慣例,為出行不便的老年病患者上門檢查身體,量完血壓、測完血糖,記錄好數據后,步履蹣跚的老人拉著陳久藝的胳膊,硬是把早早就準備好的一袋瓜果蔬菜塞進她的手中。“好女子,東西不值錢,你就收下,算是我的一點心意。要不是你時常來給我檢查,幫我帶藥,我這身體還不知道成啥樣。兒女都在外面,多虧你來了我們這里,不然我不舒服的時候都不知道該找誰……”聽著老人樸實的話語,陳久藝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思緒也瞬間被拉回到從前。
2020年孟夏,從老師口中得知安康職業技術學院正在招收定向培養的鄉村醫生時,陳久藝經過詳細了解后,便毫不猶豫地報考了該校。“當時也沒想那么多,就知道這個政策好,學費全免、生活費還有補助,畢業了就能返鄉上崗,家里人也覺得能為家鄉做貢獻,比在外面找工作強,我也就順理成章成了鄉村醫生訂單班第一批學生的其中之一。去年我畢業后,按照協議被分配到齊心村,主要做的就是老弱婦孺的建檔立卡、村民健康管理,老年病、基礎病的預防普及等內容,平時也會給村民上門診療,幫他們買藥,對接上級醫療部門處理突發事件等。”在陳久藝看來,生活在鄉村的老人們,因為交通不便、經濟拮據、知識匱乏等多種因素,在就醫問診方面存在著極大的不便,他們的健康狀況往往堪憂,“我來這里之前,這里的村醫年紀已經很大了,需要在電腦上處理的一些資料操作起來很困難,一些老年病也無法精準給村民用藥。這幾個月的時間,我把村上的大致情況已經摸透了,重點人群的健康問題我也持續關注著,村民有需求,我就會盡自己的力量去履行好職責。”
除了陳久藝,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定向培養的首批鄉村醫生皆于去年全部返回家鄉,入職上崗。這些年輕的血液,將為鄉村醫療工作的持續完善注入強勁動能,破解鄉村醫生隊伍青黃不接、后繼無人的“斷檔”趨勢,讓農村群眾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從2020年一次探索性的嘗試,到如今被列為全省職業教育典型案例,安康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校地結合,采取“減免學費、訂單培養、定向就業”模式,為保障基層群眾健康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筑牢基層健康屏障,讓秦巴漢水間的農田阡陌里,有了更多“白衣天使”的身影,點亮了群眾的心燈和鄉村健康發展的未來。
聚焦需求靶向,暢通發展路徑
把目光聚焦到鄉村醫生訂單培養的重要一環,安康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深入推動與縣區政府、縣衛健局、教體局建立四方聯動機制,確保鄉村醫生訂單定向培養政策落地,保障訂單班實現順利招生。與各縣區政府簽訂聯合培養協議,在協議中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各縣衛健局負責組織生源,學校負責人才培養;各縣教體局負責在本縣域內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進行政策宣傳,各縣衛健局通過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進行招生宣傳,保證本土生源充足;各縣衛健局負責保障培養經費的落實落地,并與錄取學生簽訂培養就業協議,在協議中對資助金額、服務年限、職業發展、違約責任進行詳細界定,切實保障政府和畢業生的權益,為鄉村醫生訂單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以嵐皋縣為例,該縣采取“代付學費、訂單培養、定向就業”方式,定向培養生在校學習期間,享受學費由縣衛健局代付(大專每人每年6500元)、生活費給予定額補助(每人每年10000元)。學費由縣衛健局向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直接代付,生活費定額補助由縣衛健局撥付到各鎮衛生院,由當地衛生院根據學員學習情況,每月按時發放。
定向培養生畢業后,根據定向協議、工作需要和就近便利原則,統籌安排到村衛生室(或衛生院)承擔鄉村醫生工作。分配妥善后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落實薪酬及養老保險待遇,實行“縣招鎮管村用”、合同制聘用,加大編制統籌,增加崗位吸引力。
無獨有偶,在覆蓋率越來越高的鄉村醫生訂單定向培養模式下,全市各個縣區都充分調研統籌,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培養村醫人才。截至目前,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已吸納156名來自各縣區的學子,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扎根基層醫療衛生,反哺家鄉的學習過程中,持續壯大著鄉村醫生的隊伍。
隨著政策的完善,頻頻傳來的好消息也給定向培養的村醫們吃下了“定心丸”。去年年底,中央編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村醫按程序給予事業編制保障,更多學子們看到了光明的未來,紛紛踏著政策的鼓點,踏進了鄉村醫生的隊列中。省衛健委、省教育廳等相關部門對安康職院鄉村醫生訂單定向培養的做法進行了調研總結,相關模式在全省全面鋪開,全市加快建設的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為鄉村醫生成長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使更多懷揣理想與憧憬的莘莘學子,開啟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