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琛
秋濃漸消,冬意緩來。初冬的白河縣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農民在田間地頭搶收糧食,廣袤的田野果實飄香,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幸福,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這片沃土上徐徐展開。
近年來,白河縣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充分借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工作落實落細,探索走“內外兼修”的鄉村振興之路,努力實現產業興、生態美、鄉風淳、城鄉融,繪就鄉村振興好風景。
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
近日,在白河縣中廠鎮順利社區的思源社區工廠內,各色毛絨布料經過二三十個員工流水式加工作業后,成為一個個可愛的毛絨玩具。工廠老板劉玉平是該社區的副主任,他正與工人一起將3萬余個毛絨玩具包裝成箱,準備發往安康匯美思工藝品有限公司。
“之前開工廠買設備欠了外債,普通貸款程序很難貸到錢。‘鄉村金融超市’最早在我們鎮試點,我通過‘黨員先鋒貸’貸了3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劉玉平說,有了這筆貸款先把工廠設備款結清,又購買了20臺機器,產品增加到5個種類,訂單量隨之翻了好幾番。現在,他的工廠直接帶動周邊40多個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2020年6月起,白河縣實施“黨建引領·金融先鋒”行動,將黨建工作與金融服務有機結合,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搭建金融服務“一站式”平臺——“鄉村金融超市”,由122名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金融協理員,負責日常管理、信用評價、貸款初審推薦、信貸資金使用監管等工作;選派55名銀行黨員業務骨干擔任金融聯絡員,提供金融知識宣講、信貸產品宣傳、貸款業務受理等服務工作;選用100余名黨員商戶擔任金融服務員,辦理惠農資金領取、現金支取、生活繳費、社保繳納等普惠金融服務,實現“網點到村、黨員到戶、服務到家”。
為滿足不同群體個性化、差異化信貸需求,依托“鄉村金融超市”推出“黨員先鋒貸”“道德模范貸”“返鄉創業貸”“鄉土人才貸”“龍頭企業貸”“集體經濟貸”六大特色信貸產品,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信息、資源、人才、組織優勢與金融機構的資金、服務、管理優勢有機對接,直面破解集體經濟組織難、鄉村產業發展缺資金、普惠金融政策落地難等問題,促進黨建工作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推動信貸資金投放更加精準、特色金融產品更加豐富、普惠金融服務更加便捷,使黨建從“無形”到“有形”,再到“有效”,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好評,進一步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筑牢了組織堡壘。
為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2023年以來,白河縣探索實施第一書記“組團服務、星級管理”模式,推行“1+11+X”工作模式,實行第一書記“一鎮一團”,建立第一書記星級管理制度,健全模塊評星、動態減星、獎懲依星的考核體系,通過能力共進、服務共辦、組織共建、產業共興、產品共銷等方式匯聚各方智慧力量,不斷提升幫扶工作質效,讓鄉村振興合力更足、活力更強、成色更優。通過星級管理,激勵擔當作為,有效破解第一書記單兵作戰合力不充分、雙重管理表現難量化、多方資源統籌不到位等問題。2024年4月,迎來了全市第一書記“組團服務”工作推進會在白河召開。
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桃花源”
走進西營鎮蔓營村,漫步在田間小道上,微風徐徐、稻浪滾滾,仿佛置身現代版“桃花源”。
蔓營村百余棟巴山民居依山而建,整齊劃一。村委會按照“村上補一點、群眾出一點”的方式,對脫皮的民居外立面進行統一改造,并對一些臟亂差的死角進行整治,有力提升村容村貌。同時,該村利用農村集體經濟資金將閑置的養老院改造為“蔓時光”山宿,打造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農家樂,今年4月份開業后訂單不斷、生意火爆。
“像蔓時光這樣的農家樂蔓營村還發展有4家,配套的研學基地1個,各有特色,優勢互補,可完全滿足游客休閑娛樂、品嘗美食、農耕體驗、親子互動、研學實踐等多重需求。由于旅游設施完善、功能完備,今年9月2日還入選‘2024年陜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蔓營村第一書記王重一介紹。
白河境內山陡谷狹,25度以上的土石山區占總面積的95%以上。該縣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在保持山水肌理、尊重自然風貌的前提下,進行分散式的小組團改造,政策制定不搞“一刀切”,精心做好“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富民產業、特色產業、專精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小庭院、小養殖、小田園、小加工、小商貿等特色庭院經濟,著力推動鄉村產業、農業園區全鏈條迭代升級,著力提升民營經濟、特色經濟、聯農帶農經濟、集體經濟規模和質量效益,科學準確把握各地差異,在白河大地上,實現“各美其美”。
在實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創建行動中,白河縣依據各鎮資源稟賦和發展程度不同,以推進“千萬工程”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為總抓手,統籌資源要素,圍繞各鎮特色來規劃、建設、治理,以點帶面推進工作,按照“點上示范出彩、線上連片成景、面上美麗宜居”的思路,一體協同推進重點區域整治提升和連片集中整治,做到以點帶面、串點成片、全面提升。
“山水林田就是鄉村的本底,瓜果菜蔬就是鄉村的特色,花草河塘就是鄉村的風景,農家民居就是鄉村的畫卷,在具體建設中,要多一點自然、少一點人工,多一點本真、少一點仿真,多一點鄉土、少一點洋品,讓自然更有韻味,讓本真更有品位,讓鄉土更有原味。”白河縣委書記王日新在全縣“千萬工程”推進會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動員會講話時這樣強調。
以民為本,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青山掩映,碧水環繞,富有特色的風味農家樂、富有神秘探險的五龍尖……田灣村的鄉村圖景,充分滿足了城里人對田園閑適生活的想象。
“厭倦了城市的車水馬龍,喜歡騎行的驢友,來到茅坪鎮田灣村感覺到了‘世外桃源’。”來自白河一中的陳緒生老師說。田灣村柳林魚莊的一道道農家味道讓人流連忘返,引得游客贊不絕口。據悉,田灣村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優勢,吸引外地客商投資辦廠,五龍尖山流下一脈涓涓水,流經一村一落皆風景,這里吸引人的除了望得見的山、看得見的水,還有活力滿滿的鄉村產業。田灣村在打造和美鄉村的同時,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按照“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模式,依托五峰茶葉產業資源,以茶葉專業合作社為主的3個專業合作社,帶動群眾發展產業,實現穩定增收。
“以庭院經濟為抓手,田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產前指導服務、產中技術服務、產后銷售服務三支隊伍,將農戶的農副產品進行整合、注冊‘田灣土貨’商標進行出售,保證農戶收益,也可以帶動集體經濟增收。”白河縣茅坪鎮田灣村黨支部書記陳緒虎說。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該縣創新實施“四百工程”,通過成立百家勞務公司轉移就業、壯大百家社區工廠吸納就業、開展百場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吸引百名能人返鄉創業就業等方式,為農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數據顯示,近年來,務工規模穩定在6.4萬人以上,年創造勞務收入近20億元。在教育領域,該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均衡發展并重,做到規劃建設向鄉村學校傾斜、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配置、優質資源向鄉村學校供給,努力把每一所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都辦成環境優雅、管理規范、質量可靠、學生喜愛的教育樂園。如今,越來越多的鄉村孩子走進大學校門,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在搬遷后扶方面,該縣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持續鞏固完善居住簿制度,扎實做好遷出地和遷入地的就業、教育、醫療、社保銜接,就近提供戶籍管理等屬地管理事項“一站式”服務,有效解決群眾辦事“兩頭跑”問題。提高保障水平,讓農民在面臨風險時有所依靠,在老年時能夠安享晚年。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以改革之手推開了農民奔向幸福的大門,增進民生福祉,賦予了全縣鄉村振興發展強大的內生動力。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當前,白河全縣上下正錨定目標,大力弘揚“三苦”精神,真抓實干、久久為功,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