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獻兵 記者 劉淵
道德模范引領風尚、凡人善舉匯愛成光、幸福安康深入人心……從機關單位到企業車間,從城鄉社區到田間地頭,從群眾團體到學校課堂,一道道秀美壯闊的文明風景躍入眼簾,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以建設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為目標,以文明建設提質工程為抓手,統籌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凝心聚力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全力推動城鄉“顏值”“氣質”雙提升、“面子”“里子”一起新、“物質”“精神”共富裕,各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和成效。
文明的“軟實力”正轉化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為我市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精神動力和豐沛道德滋養。
深化文明培育,涵養孝義新風
為我國西南中高山區玉米育種半生奔忙的“候鳥”曾廣瑩;用青春和熱血護佑安康朱鹮種群展翅高飛的李夏;常年在漢江邊義務巡邏,用堅守抒寫了一個個生命新希望的鄭時根;身殘志堅、永不言棄,坐在輪椅上書寫誠信人生的許治奎……翻開厚重的“安康好人榜”,一個個催人奮進、引人向善的先進典型,激勵著每一個安康人。
先進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鮮活的價值觀。
“漢江四橋有人不慎落水。”2024年12月3日下午,在派出所辦事的市民黃波遇到有人落水的報警,亮明身份后,他馬上與民警趕到現場,不顧個人安危跳入冰涼刺骨的水中,成功把身處江心的女孩背回岸邊。
這是黃波第二次在漢江救人。近年來,他所在的安康漢江志愿者救生隊已吸納隊員283名,成功挽救了百余人的生命。
一個人的偶然壯舉或許是概率事件,但一群人道德素質的頻繁閃光,讓我們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全方位挖掘選樹先進典型,堅持用看得見、摸得到的鮮活事跡引領民風,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不斷深化道德典型幫扶禮遇工作,厚植文明土壤,傳播文明理念。2024年,安康有2人榮登“中國好人”榜、16人榮登“陜西好人”榜,發布“安康好人”40人,著力宣傳“凡人善舉”典型41人,走訪慰問道德典型300余名。學習好人、崇尚好人、禮遇好人、爭做好人在安康已經蔚然成風。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開展文明培育工作,創新實施全環境立德樹人,完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體系,不斷深化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鄉村學校少年宮等陣地建設,組織開展“百千萬”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常態開展“扣好人生第一?圩”“新時代好少年”等主題實踐活動,全年推選發布“安康市新時代好少年”25名,扎實助力少年兒童成長成才。
文明培育由“點播”到“撒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全覆蓋,讓安康每一寸土地成為文明培育的沃土,讓每個市民成為文明代言人。
一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孝義善舉培育工程,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村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范等社會規范,大力開展《安康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六進”活動,廣泛開展文明“送你一朵小紅花”“佳片有約”等系列“文明有我”主題活動。經常性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電影公映、有獎答題等宣傳活動,積極倡導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經營;針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開展專項糾治,刊播短視頻84期,播放量超過100萬次,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如今的安康,文明新風浸潤著這個美麗小城的角角落落。馬路上,禮讓行人的車輛井然有序;餐館里,“光盤”行動成為新風尚;街頭巷隅,一抹抹溫暖明朗的“志愿紅”點亮城市之光。每一個個體的“小氣場”,匯聚成為文明城市的“大氣候”。
做優文明實踐 暢享美好生活
2024年9月20日,寧陜縣城關鎮湯坪村的農家書屋里,群眾緊緊圍繞在宣講員胡靜周圍,聽她用大白話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從國家促進農村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到保障改善民生的最新舉措,再到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胡靜熱情地回答大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紓解大家心中的發展困惑。
群眾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陣地就延伸在哪里,活動就開展到哪里。
一年來,我市為全面深化拓展文明實踐內容、形式、途徑和方法,專門制定印發《關于在新起點上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不斷擴展實踐載體、提升服務功能,打造了“四級”陣地網絡,延伸建設文明實踐點、驛站1633個,探索建設文明實踐綜合體12個。積極推進文明單位與文明實踐雙輪驅動、協同發展、提質升級,促成全市1343個文明單位與2083個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組織聯建、隊伍聯動、活動聯辦、陣地聯享等方面結對共建,有效破解了鄉村服務供給不足、流動不暢的問題。構建“互聯網+文明實踐”工作體系,推廣使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云平臺,打通宣傳、教育、引導、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全市已全覆蓋建成運行智慧云平臺13個,運用“點單、派單、接單、評單”模式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開展各類活動5.6萬余場次,服務群眾100余萬人次,解決群眾實際需求2.4萬余個,群眾滿意率達到99.9%。
這一年,安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已然實現工作從“陣地全覆蓋”向“工作全覆蓋”躍升,活動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一大批新探索在全市鋪展開來,各縣(市、區)形成了一大批接地氣、有溫度的文明實踐品牌,更好地提升了基層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石泉縣選派文化特派員、理論宣講員、民風引導員進村(社區),配套制定“三員”派駐管理考核辦法,常態化參與文明實踐活動;漢陰縣順應群眾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實施“文化快遞站”文明實踐品牌項目,構筑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縣的文化服務網;寧陜縣用好人才、用足陣地、用活載體,培育“寧聚力”宣講品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漢水紅課堂”“新思想來啦”“社區工廠微講堂”等文明實踐宣講品牌效應持續擴大;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我行動”“我在文明實踐中心過佳節”等主題活動超過1.6萬場次;“強基工程”——文藝助力基層精神文明建設線下參與活動干部群眾3000余人,線上觀看超過50萬人次……以文明實踐為紐帶,聚焦群眾所想所盼所愿,持續加強文明實踐活動品牌策劃打造,安康上下凝聚起鞏固擴大移風易俗成果、助力和美鄉村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隨著一樁樁文明實踐活動辦到基層群眾心坎上,崇德向上的文明新風尚也根植大家的內心,共同開啟了奔赴美好生活的全新篇章。
狠抓文明創建 共筑幸福安康
創建為民惠民、創建靠民育民。
2024年,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機結合起來,緊盯短板弱項,合力攻堅突破,以“繡花”功夫著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創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對標新版創文指標體系要求,深化“行業+屬地”協調聯動管理,落實聯合執法、門前“四包”等機制,常態化抓好車輛停放、廣告張貼、不文明養犬等問題整治,緊盯一江兩岸、交通秩序、各類市場等開展專項整治,全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全年組織開展聯合執法27次、巡查檢查執法220余次,新建便民市場39個,規范各類市場24個、流動攤販974個,清理野廣告9950余張(處),完成道路、人行道修補2.04萬平方米;發放文明養犬宣傳單1230余份,現場糾治不文明養犬行為219起;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22 個、涉及樓棟 2025 幢、34313 戶;組織開展“三問到萬家”活動,發放問卷13萬余份;組織城區8.4萬名學生及家長參與問卷調查,梳理反饋意見建議10179條……一個個創建難點被攻克,一項項創建短板、弱項得以補齊強化。
一座幸福宜居城市的密碼,隱藏于每一處細節之中。行走在安康的街頭巷尾,越來越多的文明“小確幸”觸手可及:靚麗整潔的社區街道、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彬彬有禮的市民群眾、崇德向上的社會氛圍……無不彰顯著這座城市的文明氣息和文化底蘊。
在常態化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同時,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有關改進創新文明創建的部署要求,統籌推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創建擴面增量,促進行業系統和社會文明程度整體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國文明單位22個、全國文明村鎮16個、全國文明校園3個、全國文明家庭2個。
這一年,我市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十個一”示范工程,持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向農村組織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等宣講6000余場,直接受眾近60萬人次;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十抵制、十提倡”,深化拓展鄉風文明建設“八大活動”,4個案例入選《陜西省移風易俗工作案例選編》;常態化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舉辦系列文化文藝活動7000余場次,放映公益電影18000余場;長篇小說《蠶門》《魔芋姐姐》,散文集《只此青綠》《草木本心》等一批反映我市農村生活的文藝作品出版。
鄉村煥發文明新氣象,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勁吹廣袤鄉野,一幅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愿景圖”,正在加快成為“實景圖”。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生動的注腳。面對新起點新形勢新任務,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將持續在更深、更精、更細、更實上下功夫,堅持常態長效、久久為功,讓文明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特色更鮮明,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安康實踐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