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放言——那鬼地方衛星都發現不了,怕什么?
尾礦庫是指筑壩攔截谷口或圍地構成的,用以堆存金屬或非金屬礦山進行礦石選別后排出尾礦或其他工業廢渣的場所,是一個具有高勢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險源,存在潰壩危險,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正因如此,尾礦庫選址原則明確要求,不宜位于工礦企業、大型水源地、水產基地和大型居民區上游。
在安康市環保局公示的環評報告中,位于青銅溝的這座汞銻尾礦庫存在較大的生態安全和事故風險。其中,“尾礦庫庫區占地范圍內的土地和植被受到生態影響較大”。此外,“尾礦漿輸送和尾礦水回水管道破裂,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事故;尾礦壩存在事故風險”。
更加令人憂心的是,該尾礦庫距下游居民區僅2公里,尾礦庫廢水經青銅溝直接排入下游竹筒河,最終與崖屋河匯合流入漢江,而漢江正是“一江清流送北京”的南水北調水源。
旬陽縣一直以來便是汞銻污染的“重災區”。2009年陜西省政協委員提交的一份報告中顯示,旬陽汞銻礦區域河流總汞含量約6.35μg/L,達到世界水體中汞含量背景值0.005μg/L水平的上千倍。此前,為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質量,保證“一江清水送北京”,陜西安康及其下屬的旬陽縣一度對汞銻礦開采、冶煉等進行了大規模的關停整治。為補償當地損失,中央財政按年度給予安康市生態補償,僅2011年,安康市獲得的生態補償總額約為6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