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葛曉雨 葛曉輝
“我的孩子們又來看我了!”正在小區納涼的朱經香笑著和自己的老姊妹們說著,趕忙起身將“孩子們”迎進了自己家。
“朱姨,最近身體怎么樣呀?”“朱姨,床單我給您換了干凈的,臟的我也給您洗完晾了,您記得收。”“朱姨,這個地拖了水沒干您走路多上心。”
今年67歲的朱經香是一名留守老人,常年的慢性病折磨,以及因未得到及時救治而落下終身殘疾的手,讓她的老年生活十分艱難,而她口中這些經常來探望她,幫助她打掃衛生、收拾屋子的“孩子們”,便是平利縣長安鎮長安社區的鎮村干部。
長安社區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人口基數大,群體構成復雜,僅社區內孤寡老人就有20余人,自孝義善舉工程建設以來,長安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一步組織志愿者對社區內孤寡老人,開展“一對一”關心關愛活動,通過為其整理家務、陪伴就醫等方式,提高留守老人幸福感、安全感,引領帶動社區形成孝老敬親、崇德向善文明新風尚。
同時針對社區內孤寡老人、行動不便殘疾人獨居隱患問題,長安鎮積極探索數字鄉村“云”治理的社區治理新模式,以長安社區為創新試點建設了智慧安防系統。通過在住戶家中安裝一氧化碳監測、燃氣泄漏監測、煙霧報警監測、一鍵緊急報警等4種報警設施配備,一端連接監測設備,一端綁定用戶微信小程序的物聯網平臺。通過“監測設備+物聯網”模式,當住戶家中出現一氧化碳、煙霧報警、天然氣泄漏等險情的第一時間,就會通過物聯網平臺自動同步撥打社區網格員、網格長及綁定親屬電話,便于在接到預警電話后第一時間予以處置。
80歲高齡老人羅洪主,因兩個兒子在外務工,常年獨居在長安社區景區安置房內,某日下午,羅洪主突感身體不適,頭暈目眩,在即將昏迷之際,他緊急按下了家中的一鍵呼叫系統,社區干部接到預警通知后,立即與村醫一同來到老人家查看情況,隨即將昏迷的老人及時送至醫院救治,避免了嚴重后果的發生。
據悉,長安社區根據不同類型的家庭情況,有針對性地安裝了36戶一氧化碳預警檢測設備、80戶煙霧報警預警監測設備、76戶天然氣預警監測設備和80戶一鍵報警設備。通過智慧安防系統,極大程度地解決了長安社區因無人照料,而造成居家老人出現緊急情況難以求助的問題,實實在在為獨居老人筑起生命安全網,讓社區的老人們住得舒心、過得安心。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長安社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服務陣地,致力打造“愛老助老 情暖夕陽”“益童成長 七彩課堂”志愿服務品牌,除為獨居老人提供全面服務保障的同時,針對社區內留守兒童及社區工廠職工子女,還免費開設了包含教育輔導、課外實踐、心理疏導等多樣活動形式的暑期小課堂,通過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融合,不但解決了社區工廠職工無暇照顧子女的后顧之憂,也進一步引導社區未成年人樹立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下一步在該鎮根植“孝義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近年來,長安鎮以開展關心關愛“一老一小”活動為抓手,將孝義善舉培育工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鄉村振興相結合。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帶動孝老愛親,力爭用“關鍵少數”引領“絕大多數”。同時突出“身邊典型”示范作用,常態化開展“好婆婆”“好媳婦”“道德模范”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典型人物進行全村通報表揚,促使群眾從“向善”向“樂善”轉變,讓文明風尚蔚然成風,今年以來,全鎮共評選出“好婆婆”15人,“好媳婦”21人,“道德模范”35人。
下一步,長安鎮將堅持管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和實踐站(所),組織志愿者深入群眾,開展多種多樣的宣講活動,使孝義文化深入人心,同時督促各村(社區)積極發揮“一約四會”作用,及時組織召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會議,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進一步在全鎮營造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