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孟少猛
漫步在石泉縣池河鎮西苑社區,一幢幢住宅樓整齊排列,一條條道路寬敞平坦,一片片綠化帶點綴其間,水、電、路、訊、網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金蠶公園里、濱河長廊中、活動廣場內,處處洋溢著搬遷群眾的歡聲笑語。
西苑社區是石泉縣最大的移民搬遷安置社區,4500余名居民來自21個鎮70個村,是典型的“大雜居”。從山坳坳搬進西苑社區的脫貧群眾劉文波,2017年在易地搬遷政策扶持下,一家五口住進了漂亮的新樓房,幸福生活自此開啟。
“以前家住高山村,趕集上街要走2個多小時,小孩上學也極不方便,全家人靠種地、打工維持著基本生活。”劉文波說,搬到這里后,社區幫他和妻子都聯系到家門口工作,孩子就近上學,假期在社區兒童成長家園還有志愿者輔導管護,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十三五”期間,石泉縣累計建成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117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5956戶15909人,其中跨鎮、村搬遷群眾有3233戶9504人,占總搬遷人口59%。移民搬遷“后半篇文章”怎么寫?該縣結合實際創新建立易地搬遷后續扶持“135”石泉模式,有力推動了搬遷群眾“穩得住、融得好、快致富”,成功書寫易地扶貧搬遷民生考題的“石泉答卷”。
石泉縣成立以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縣政府主要領導任責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24個部門和各鎮為成員單位的易地搬遷后扶工作領導小組,增設石泉縣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發展中心,確保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安排、有落實。具體實踐中,按照“135”后扶工作思路,以創建搬遷安置點“文明小區、幸福家園”為引領,以推進設施配套、組織管理、服務體系“三完善”為基礎,以強化產業、創業、就業“三支撐”為關鍵,以落實財產、公共、民主“三權益”為保障,不斷實現三業覆蓋全員化、常態管理智能化、辦事服務便捷化、鄰里關系親情化、權益保障公平化。
該縣統籌各類資金1.3億元,用于安置區配套建設和短板補強,配套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污水處理廠、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實施小超市、小庫房、小餐桌、小課堂、小廳堂、小菜園“六小”暖心工程128個。為確保搬遷群眾權益不受影響,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安置地負責房和人”模式,由公安部門制定“綠色居住卡”,確保搬遷群眾原來享有的土地承包權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保持不變。同時,不斷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出臺《易地搬遷群眾聯辦代辦實施辦法》等多個文件,為搬遷群眾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
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采取“書記民情三本賬+‘321’基層治理”的社區治理模式,發揮各級書記和網格員“關鍵人”作用,通過“一站式接待、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辦好民生“關鍵事”,織密安全“防護網”,形成了“群眾說事、書記接事、組織辦事、安寧無事”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堅持黨建引領、文明示范和居民自治,各安置點新發展黨員,并選派黨建指導員到社區精準指導,成功創建多個星級搬遷社區,實現100戶以上安置區全覆蓋。開發“智慧代辦”小程序,延伸辦事服務渠道。常態化開展關愛弱勢群體、政策宣講、文藝演出、志愿服務等活動,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
聚焦增強搬遷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這一關鍵,著力在穩就業、抓產業、促增收上下功夫。按照因地因戶施策思路,通過政策扶持、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等措施,確保有勞動力和就業意愿的搬遷戶每戶至少有一人就業,并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毛絨玩具、電子線束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搬遷社區,全面推行“總部企業+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發展模式,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同時采取一對一推送崗位、開展就業技能培訓、鼓勵創業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措施,全力推動搬遷群眾高質量就業增收。目前,全縣16至60周歲易地搬遷戶中有5181人實現就業,全縣正常生產經營的毛絨玩具、電子線束的新社區工廠已達36家、家庭工坊66個,吸納和帶動就業達到2000人以上。聚焦富硒食品預制菜首位產業,持續引進28家富硒食品(預制菜)加工龍頭企業,探索形成“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千家萬戶”發展模式,提升聯農帶農綜合效益,輻射帶動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300多個、建成標準化產業示范園30個,帶動3000余戶易地搬遷群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