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杜韋慰)近日,鎮坪縣農業林業和水利局開展了2024年稻漁綜合種養現場培訓。一水兩用、糧漁雙贏,一田三收,作為一種生態循環、優質高效的種養模式,廣為推廣的“稻-漁-油”循環種養,正為老百姓實現糧漁雙贏,稻漁油“三豐收”。
為了讓農戶更好地掌握該種養模式的核心技術,學習先進的經驗,農業林業和水利局在各稻漁綜合種養示范點開展2024年稻漁綜合種養現場培訓。對城關鎮文彩村、坪寶村、曾家鎮青臺村、桃花村的30多名種植養殖戶進行了培訓,現場將魚苗投放進示范點的水稻田中,對大家進行分散式或者集中式的“充電”。
稻漁綜合種養在植保方面有諸多的優勢,該技術通過利用水稻田中的水資源來養殖魚類,魚類的活動有助于控制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減少了對化學農藥的依賴,從而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此外,魚類的糞便成為了水稻的天然肥料,進一步減少了化肥的使用。稻漁綜合種養技術不僅提高了水稻和水產品的產量及品質,還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實現了農業生產的綠色、環保和高效。
“我們今天和之前投放的魚苗,養在稻田里都活蹦亂跳的,收了水稻又可以賣魚,一季水稻掙兩份錢,劃算。”彩稻香野公司的總經理黃均香滿心歡喜地說:“今年種植了黑米、黃米、稻花香等水稻品種,用一部分合適的地塊通過稻田+養魚的模式,每畝地的收益預計可從原來的 2000元提升至4000元左右,經濟效益翻了一番。我們民宿和露營基地的游客都喜歡來稻田邊打卡,來購買我們秦巴硒源的大米、香菇醬等農產品,實現種植、養殖、旅游休閑等一體化發展,拓展了我們的增收空間。”
坪堡村支書譚仁寶和文彩村支書邱家志說:“稻漁油技術的推廣培訓得益于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尤其是農技部門工作人員‘保姆式’貼心服務,讓村民少走了很多彎路,也規避了很多風險。”黃均香感激地說在培訓中認識了許多農業專家,一閑下來她就虛心向專家請教,提升自己的農業知識水平,很快她實現了由入門到入行的轉變,現在她這個老總說起農業產業方面也是津津有味,頭頭是道。
截至目前,稻漁現場培訓會已開展4場次,下一步,鎮坪縣農業林業和水利局將以高標準水稻種植示范為著力點,因地制宜在全縣大力推廣“稻+漁+油”綜合種養模式,并給予相關技術指導,著力提高稻田綜合種養水平,帶動農戶提高稻田產值、促進稻漁油生態能量循環,進一步增加收入,推動全縣生態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