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飄香,明月皎皎,又是一年中秋時。從古至今,中秋一直是中國人賞月思親、闔家團圓的傳統節日。遙望同一輪圓月,不禁令人好奇,古人如何過中秋?在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沉睡千年的壁畫為我們勾勒出古人的中秋“儀式感”。
“皎皎秋空八月圓,常娥端正桂枝鮮。”中秋寄托著古人的種種情思,也引發了他們對月亮的無盡想象。在莫高窟第35窟的壁畫上,五代時期的畫師留下了他們想象中的月宮圖景。敦煌研究院介紹,壁畫中手托日月的十一面觀音菩薩,左右雙手分別托舉太陽和月亮。近看右手的月亮,清幽月色中,畫師用寥寥數筆勾勒出桂樹、金蟾和搗藥的月兔。
月神長什么樣?莫高窟第384窟的壁畫上,描繪著一尊身呈白色、乘于鵝座的月光菩薩,菩薩手持月輪,仙衣飄飄。在莫高窟第285窟內,東西方的日月神匯聚一堂。西方的日月神乘車駕,中國的日月神駕于云氣之上。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以月圓兆團圓,狀若銀盤的滿月,勾起古人對美滿團圓的期盼,他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月亮的樸素崇拜。
花好月圓夜,人們擺設香案、放置供品,敬奉月神。敦煌研究院介紹,在莫高窟第103窟的壁畫中,描繪了古人們頭頂明月、圍繞寶塔祭拜的場景。
“碧樹陰圓,綠階露滿。金波瀲滟堆瑤盞。”除了賞月、拜月,古時民間還有燃燈助月色的習俗。風清月朗,燈影綽綽,古人或點亮燈籠、走街串巷,或放花燈于流水中、祈福許愿。敦煌研究院介紹,從莫高窟第146窟壁畫上的《藥師經變之燃燈》,便可一窺古人燃燈祈愿的景象。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共宴飲、同賞月,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環節。形如圓月的月餅不僅應時應景,還具有文化特征。
史料記載,傳統的敦煌月餅直徑足足有30厘米,厚5厘米,僅憑體積就在眾多月餅中脫穎而出。敦煌月餅還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各色圖案,兼具顏值和內涵。
中秋也是一年豐收時。在敦煌,早酥梨、葡萄、大棗等節令水果輪番上市,琳瑯滿目的水果不僅是中秋拜月佳品,也是團圓的見證。這些以月為媒的和美瞬間,通過畫師之手描繪在壁畫之上,跨越歷史,觸動人心。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千百年來,中秋節的文化習俗歷久彌新,不斷豐富、變遷,但以月寄情、望月而立、與月對話的獨家浪漫,卻成為中國人一脈相承、古今共情的文化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