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華
廣佛,廣闊之沃土,吉祥之福地。
與平利縣廣佛鎮初相遇是春末時,履職報道我校學生在廣佛帝景南山研學基地的研學,學生可以著漢服、學禮儀、采茶、插秧、做漆扇。盛夏七月,隨“和美鄉村·茶香平利”文化采風團再次走進廣佛鎮,一路美景盡收眼底,大開眼界。
在塘坊村,我們遇見平利的阿勒泰,它有一個詩意的名字——云端農場。雨后的遠山氤氳著仙霧,牛羊在山坡上啃食著綠草,茶園里有茶農正在用機器采收大葉夏秋茶鮮葉。蜿蜒的太平河串起村莊,一大片絢麗的花海吸引了我們的視線,身披彩衣的波斯菊熱情地絆住我們的腳步,身穿繽紛夏裙的女士們在花叢中像蝴蝶一樣輕盈美麗。在這里,吮吸著濕潤而潔凈的空氣,五臟六腑仿佛被淘洗過一般,格外舒坦。
在廣佛村井泉茶業公司的加工車間內,新收購的大葉茶鮮葉堆積成小山,大宗茶智能化生產線正在快速運轉,馥郁的茶香彌漫著整個車間,機采后的葉片經過殺青、揉捻、烘干、回潮、炒干、緊條等工序,“一氣呵成”地被制成干茶。
“原來只能采一季春茶,剩下的茶葉就浪費了,F在打開了銷路,村民用采茶機采收夏茶省勞力,而且產量高。”年輕優雅的鎮干部為大家介紹道。穿過稻田和玉米織就的青紗帳,走進知青小院,時光仿佛倒流——土坯墻、石砌臺階、石磨,滿墻的黑白知青照片,鋤頭、鐵锨,木椅、竹簍、竹笊籬……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群十幾歲的城市知識青年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當年的知青在鄉村鍛造了自己的革命意志,也給鄉村帶來知識和活力。
茶文化博覽園原為縣示范茶場,是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為一體的密植高效茶園。在高大軒敞的秦漢古茶博物館,大家有幸一睹世界上最早的茶——秦漢古茶和《中國茶經》等文物復制品。館內以紅、黑為主色調,典雅清涼,在這里大家了解了秦漢古茶的發掘過程。講解員一邊帶領大家參觀,一邊講解:平利四季分明,氣候濕潤,土壤肥沃,境內翠崗綿延,溪流縱橫,植被茂盛,富含硒、鋅元素,平利茶吸納天地精華,歷經時光淬煉,成為平利名副其實的當家產業。平利三款茶包括女媧茶、絞股藍和秦漢古茶,“秦漢古茶”因“金銀相間色、清醇甘甜味”的典型特征,被中國工程院院士、茶學專家陳宗懋贊譽為“絲路瑰寶、秦漢古茶”,成為平利茶產業又一張“金字招牌”。
“江南嘉木蔚蒼蒼,能與山梅次第芳。”七月的廣佛,峰巒疊翠,茶樹茂密,瓜果遍地,來這里吹一吹山風,品一品香茶,廣佛將長留你的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