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視心的感受、心的感覺、心的感應、心靈的感知、心的情緒起伏的民族。正因為中華文化對心的感受最全面,所以中華傳統文化要求我們踐行“王者之道不外乎人文關懷。”《詩經》中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就說明了我們對心情好壞的關心和呵護。白居易的“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再到蘇軾“此心安處是吾鄉。”不同時代的醫學和人文都在強調:學問之道無他,求得放心而已。
中西文化關于心的認知是不一樣的。中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西醫認為人的心只是人體中一個負責把血液泵向全身的臟器。這種認知,把人心的境界和人心的功能、人心的感應看得太局限了。我們生活中常說的“心結”指的是:心中不易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指內心的感情糾葛,也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情志致病。如何遠離抱怨、情緒致病這些問題?需要構建良善有序的社會環境。社會守望相助的大環境和家庭呵護的港灣都非常重要。中華文化認為:學者,覺也。學習的目的是心的覺醒和心的覺悟。覺醒的人應該踐行“先覺覺后覺,后覺覺不覺”的仁愛之心,讓更多的人覺醒,遠離自私、嫉妒、怨恨、虛偽、狡詐、謊言、冷漠、看不起人、以強欺弱、狹隘的認知等等。長時間糾纏于這些負能量之中,就會導致心有郁結,情志不暢。心結如果打不開,氣血就不舒暢,心結長時間不順暢就會產生氣血淤結,就會形成結節,有些結節可能是腫瘤的前奏。如何打開心結?涵養生命的靈性,這是《讓此心光明——用中華文化打開心結》一書創作的初心與使命,目的在于拯救人心,用中西醫結合的文化與智慧造福每一個家庭和每一個人:讓此心光明。
《讓此心光明——用中華文化打開心結》。
心理疾病是當前全世界面對的最大健康問題。“抑郁癥”這三個字是西方的舶來品,我國中醫學將“抑郁癥”歸結為情志不暢導致的疾病。如何化解心理疾病,五千多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書和《黃帝內經》、中醫經典早已給出了方法和答案。
中華傳統文化強調:醫者,“意”也。醫和意是通假字,由此可見,意識、意念、正心、正念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起心動念、正心正念本身就是一種正能量。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尊重人心、人性、人情、人格、人倫。強調每一個生命都有靈性,每一個生命之上都有使命和責任。如何涵養生命的靈性?做到讓此心光明?此心光明,人就會擁有智慧,智慧如果沒有受到啟迪,人就會變得平庸和愚鈍,活得就會空虛和無聊。
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讓此心光明——用中華文化打開心結》一書從三個角度解讀了如何才能做到讓此心光明:上篇論述了心有何病,圣人便有何藥方醫治;中篇論述了人性含靈,如何涵養自己的靈性;下篇論述了良知的覺醒,方能遠離焦慮的傷害。是一本可以治愈心靈的優秀作品,值得我們用心感悟,啟發我們的靈性。
書中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中醫、西醫的角度解讀了涵養此心光明的重要性。圣人孔子、孟子是心學的開山之祖,孔子發現我們的心中有一個“仁”,要求我們要仁者愛人。孟子發現我們心中有一個“善”,要求我們踐行人之初,性本善。宋朝的理學發現我們心中存在一個“天理”,做人要講“天理良心”,王陽明心學強調“致良知”。大道之行,一以貫之,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猶如一個智慧的寶庫,需要我們學習和綿延。“兩個結合”的提出,如時雨化之。綿延和傳承五千多年的智慧,讓每一個人的信心和靈性得到發揮,造福社會,方能做到“可大可久”的善治良法。
《讓此心光明——用中華文化打開心結》
作者:王兆雷 等著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王兆雷,男,陜西安康人,1974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教育報》特約評論員、學者。研究方向為社會學、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方法論、歷史盛衰所呈現的治亂特征。著有《中國歷史的主流趨勢》、《中國老齡發展之路》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