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煜萍
國以安為興,民以安為樂。平安,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老百姓最樸素的追求,它承載著中國人民深切的心愿和祝福,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平安中國建設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著力建設平安中國,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七個聚焦”之一,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與國家長治久安需要以平安中國建設為前提。近年來,安康市在平安建設中蟬聯全省“平安市(區)”稱號,群眾的安全感、認可度持續提升。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康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滿足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作為奮斗目標,把群眾滿意這一最高標準貫穿平安安康建設各方面、全過程。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以民生促民安,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全力以赴,將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突出問題,列出項目、定出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切實解決。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政務服務。大力倡導機關效能建設,推動政府自身改革,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站在群眾的視角思考改革,用群眾的語言設定改革目標,以群眾的感受確立改革標準,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最高效最優質最便捷的政務服務。著力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暢通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結合群眾反映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整體謀劃,組織開展針對突出問題、重要領域的專項行動,有效打擊各類平安頑疾痼癥,提升人民的安全滿意度。
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鶎影矂t國家安,新時代“楓橋經驗”就是要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從源頭上就地化解、及時化解,有效控制矛盾擴大、激化、蔓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要滿足人們公共服務需求,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對于群眾的正當訴求及時解決,不當訴求做好解釋,違法上訪依法處理。實現協同聯動,群防群治,將司法、行政、人民調解整合起來,大力推廣信訪超市,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通過民間調解組織將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層。
夯實平安安康建設的法治保障,大力推進依法治理。“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離不開法治保障。
一方面,要堅持以法治思維謀劃平安建設,深入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織密法治之網,強化法治之力,以法治手段保障和諧穩定。另一方面,要培育社會成員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解決矛盾靠法的社會氛圍和法治環境,充分發揮民間調解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此外,不斷增強基層干部的法治思維、法治為民的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更加重視基層法治機構建設,改善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加強基層法治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扎根基層、熟悉基層群眾的法律工作者,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元化法律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