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汪海玉
安康小場子,是安康非遺文化上的瑰寶,經過一代一代藝人的傳承,歷經數百年經久不衰,一腔一調唱出秦巴山間的平平仄仄,一張八仙桌,接納地氣,情系陜南幾代人。
追蹤溯源,還是因為陜南安康獨特的地理環境,地處漢水中游,毗鄰川、鄂,山清水秀,安康文化深受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的影響,隨著清代大量南方移民涌入陜南,也帶來了大量湘、贛、皖等優秀的南方文化,安康文化是多元化文化的大融合,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安康文化。
小場子表演現場照
安康小場子主要分布在恒口示范區及漢濱區周邊的五里鎮、流水鎮、大河鎮等鄉鎮、川道河谷地區,流及毗鄰的旬陽、漢陰、石泉、紫陽、白河、寧陜6縣,是一種最具陜南地域特色的民間歌舞。安康小場子形成于清乾隆中期,清嘉慶年間(1772—1810)已日趨成熟,道光年間達到鼎盛。
安康小場子不同于東北二人轉,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一男一女也即是一丑一旦兩角兒,在不到一平方米的八仙桌上,伴和著清脆響亮的鑼鼓聲演繹著獨屬于安康的特色,無論說唱,音調抑揚頓挫、清脆婉轉。
小場子是安康山民從民間“唱民歌”“打圍鼓”“地蹦子”和傳統的社戲中演變而來,這就不得不歸功于安康的移民文化,安康的先民來自五湖四海,多元化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在農事勞作間隙,相互唱上幾嗓子用來解乏,農閑時三五人聚集一起,交流各自的曲調,有時候人多場地小,為了都能聽清唱詞,看清表演者的舞姿,干脆就在八仙桌上表演,漸漸地形成了一種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藝術品種。
安康小場子百年來經久不衰,地域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陜南安康的山區人居分散,非常適合小場子這種“輕騎”型的表演形式,不需要過多的道具,八仙桌隨處可見,道具扇子、手絹、草帽也是農人隨身攜帶,搬來即可表演,一男一女就可包攬戲中的不同角色,人雖少但是包含了說、唱、挑、舞,包羅萬象,表演精妙絕倫。
安康小場子在表演風格上,丑角以逗趣為主,表演潑辣,旦角含蓄。唱詞說詞詼諧幽默,演出形式也頗有趣味:鬧臺打畢之后丑角上場,隨著旦角上桌后,二人在鑼鼓伴奏中表演“走圓場”“三纏腰”“三見面”“三碰頭”等舞蹈組合,然后二人對唱“拜場花鼓”,意為問候觀眾拜請同行關照的謙和之辭。按唱本的要求演唱八岔戲小調或花鼓調,主要是以說唱為主,僅在鑼鼓間奏中做些即興舞蹈,結束時照例有一段“落場花鼓”給觀眾作以交代,最后隨著長板鑼鼓做與開始相似的舞蹈組合。
安康的群眾之所以喜歡小場子,不僅僅是因為其詼諧幽默滑稽逗笑,更重要的是它表現的內容與安康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通俗易懂,不僅陜南人聽得懂,外地人也聽得懂。
在安康的文獻里,關于小場子的文字記錄少之甚少,基本上是師徒之間傳承,得了流傳至今。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對各項民間藝術進行搜集整理,由文化工作者收集整理成冊,給后人留下了珍貴遺產,為安康小場子的傳承作出前所未有、利在千秋的貢獻。
安康小場子源于生活,在民間扎根,融入鄉土氣息,是真正的民間藝術。安康小場子藝術表演的精髓,隨著著名藝人的逝去而凋零殆盡。雖有些專業團體仍堅持表演,但歌唱、舞蹈,包括樂器的敲擊都不那么地道,無法完整地繼承前輩的藝術成就。好在每年漢濱區的系列群眾文化活動中都有安康小場子的“身影”,讓小場子有了新活力。2007年5月,安康小場子被列入省級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漢濱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弘揚優秀民間藝術,打造漢濱文化品牌”專題會議,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規定、實施措施,讓安康小場子在新的歷史時期有了新活力。
安康小場子雖然小,卻是經歷了300多年風雨磨難的大藝術。這一藝術依然歷久彌新,深受陜南地區人民的喜愛,必將以它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明的藝術特色活躍在新時代人民群眾的舞臺上。
小場子表演現場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