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天兵
“巖茶,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茶,這種茶梗粗、葉大而厚,制成綠茶后湯清葉綠、滋味清爽、齒頰留香……”近日,在嵐皋縣綠升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直播間,村黨支部副書記、公司總經理張磊舉著桌面上擺放的巖茶,向觀眾娓娓介紹起來。張磊是嵐皋縣職業經理人領辦公司的一個先進典型,也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的山區縣,嵐皋各行政村受多種因素制約,大多村級集體經濟比較薄弱。從2022年開始,該縣通過強化組織引領、廣泛吸納優秀人才、爭取政策支持、深度盤活資產資源、返租倒包等措施,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亮出漂亮的成績單,實現了全面消除“薄弱村”,邁向“培強扶壯”倍增目標。今年,承接著去年良好勢頭,全縣各村鉚足干勁發展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呈現出“多點開花”之勢,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
因地制宜特色產業促增收
初夏的五月,嵐皋縣滔河鎮車坪村1000畝碧根果園里套種的油菜開始泛黃,即將進入開鐮收割。
5月13日,村黨支部書記覃佐銀和村委會干部們來到地頭,看到成熟的油菜上掛滿著密密的菜莢,滿臉都是笑意。
車坪村是滔河鎮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先進村”,去年村上結合地域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集體經濟收入一舉達到41萬元,名列全鎮前列。
淫羊藿是車坪村發展的特色產業,也是今年的村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
去年11月,村黨支部、村委會通過招商引進了北京艾維斯科技有限公司,采取“黨支部+企業+農戶+園區”的經營模式,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出資流轉土地,企業提供所有的苗木、技術以及訂單收購,農戶負責日常管護,共種植淫羊藿120余畝。
覃佐銀介紹,淫羊藿種植帶動周邊群眾120余人就近務工,已發放務工工資超過30萬元。今年11月地里的第一批淫羊藿可以采收,能給村集體經濟帶來10余萬元的收入。同時,村上還流轉閑置土地種植了黑玉米100畝,預計收入也在7萬元左右;另外碧根果園里的油菜收獲后,繼續套種大豆,全年整個收入在越過50萬元的基礎上,還會有10余萬元上升空間。
駐村第一書記許鵬透露,最近幾天,車坪村正在投資改造面積約500平方米的廠房,已訂購了榨油機,準備開辦榨油坊,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此外,村上還與周邊的藺河鎮新建村、城關鎮竹林村聯手建設糧油加工廠、黃豆收購集散中心,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反租倒包”集體村民獲雙贏
眼下,正是獼猴桃授粉的關鍵階段,在嵐皋縣官元鎮吉安社區的285畝獼猴桃示范園里,一縷縷馥郁的芳香在空中彌漫,10多名村民穿梭其間正在進行人工授粉作業,現場一片繁忙。
吉安社區黨支部書記侯少華介紹說,目前村中的獼猴桃園已全部“返租倒包”給14戶居民,今年園區將有170畝獼猴桃初掛果,僅此一項預計集體經濟能增收17萬元,農戶每畝能獲取1500元的收益。
去年11月,圍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帶動農戶”三大目標,吉安社區結合獼猴桃園區果樹“掛果周期不一、管護要求不一”的實際,確定了30畝未掛果園區實行一個大戶“倒包”、140畝已掛果園區劃分為8個地塊發包到戶。另外,對新種植的115畝獼猴桃園區也以同樣的方式返租給村上的6戶村民。村上對每畝補助500元管護費用,還負責提供肥料支持,對產出的果子按大小論價負責收購包銷,形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農戶利益掛鉤、風險共擔命運共同體。
吉安社區村集體經濟實施返租倒包后,合作社年綜合管護成本由過去的22萬元下降到了15萬元以內,不但節約了投入成本,也提高了管護效率,帶動農戶穩步增收。
侯少華介紹,今年吉安社區除了獼猴桃銷售收入,還有地里套種的大豆、陽荷姜,以及村三變資金固定分紅、社區工廠租金、粉條加工等收入,集體經濟有望成為全縣首個達到100萬元的村。
“糧油輪作”閑地黃土變成金
5月13日,走進堰門鎮長征村玉米種植基地,只見整齊成排的玉米苗生機勃勃,十幾個村民站成一排正忙著追肥。
“這不是普通的玉米,是村上種植的新品黑糯玉米,乘著地皮有墑,得抓緊把肥施上。”長征村黨支部書記單升全揩拭著額頭的汗說。
盤活撂荒地,糧油壓茬輪作,讓每一塊土地都能生出“金娃娃”,是長征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法寶”之一。
與目前多數農村的現狀一樣,長征村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因為勞力不夠,許多田地出現閑置撂荒現象。去年,長征村依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載體,把村民土地整合起來,統一進行玉米大豆復合種植,一舉實現了10萬元的“扶強培壯”增收任務。
今年,長征村除把這300畝土地種上油菜外,又把開展土地整治新開墾的300畝山坡地進行流轉,種上了市場性價比更高的黑糯玉米,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單升全介紹,相較于種植普通玉米,黑玉米口感比較糯香,且成長周期更短,能更早播種其他作物,土地利用率提高。按照市場價格測算,300畝可以為村集體經濟帶來收入10萬元。
堰門鎮鎮長劉成義稱贊說,盤活了閑置土地,種植玉米大豆,既保證了糧食安全,又壯大了集體經濟,還帶動村民就近務工增收,真是一件“一舉三得”的好事情。
據了解,今年長征村在利用流轉土地發展糧油種植的同時,還發展有柑橘、魔芋、中藥材、養魚等產業,全年集體經濟預計能達到20萬元以上。
抱團發展陸基養魚壯財源
5月14日,在位于大道河鎮白果坪村的陸基圓池養殖示范基地,一幫工人正在修建尾水沉淀池,身后一個個特殊的“魚塘”格外顯眼。
嵐皋縣魚滿大江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淳風村監委會主任曾憲龍介紹,再有10多天時間,尾水沉淀池就會完工,6月就可以正式投放魚苗了。
據了解,養殖示范基地共在白果坪村流轉土地23畝,建有陸基圓池13個,可投放鱸魚26萬尾,年產值可達500萬元。基地是由淳風、東坪、茶農3個村共同出資45萬元、魚滿大江水產有限公司出資60萬元,采取“集體+公司”的形式,抱團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一個項目。
曾憲龍說,由于山區受到地勢的限制,難以通過大規模養殖來實現增收目的,最終選定了“陸基”養魚,彌補了這方面的短板。目前,新建的13個圓形魚池,每個池的直徑15米,可投入魚苗2萬尾,9個月出一批貨,屆時3個村和企業將按照入股金額6%的比例進行分成。
淳風村黨支部書記曾慶富胸有成竹地表示,有了“陸基”養魚項目作支撐,今年村集體經濟有160萬元三變資金投入分紅回報,以及村辦加工廠的干土豆片、干菜等農副產品出售,年收入再上新臺階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