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慧慧
安康,一片紅色的沃土,在革命戰爭年代曾為紅三軍、紅四軍、紅二十五軍、紅七十四師及陜南抗日第一軍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天然屏障。
幾十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將雙擁工作作為重要“政治工程”,軍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雙擁精神在巴山腹地歷久彌新。2010年以來,我市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二連冠”和陜西省雙擁模范城“四連冠”。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市雙擁辦不斷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軍地雙方在統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中密切協調,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通力協作,在應對重大困難和挑戰中并肩作戰,譜寫了軍民魚水情深的時代樂章。
從“一顆火種”到“燎原之勢”
上午11點多,安康高新區萬達廣場開始熱鬧起來,食客們陸續前來就餐,記者在該廣場四樓一家火鍋店看到,門口醒目位置張貼的“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享受全場6.5折優惠”的牌子尤為醒目。
“這里有很多擁軍店,服務熱情,價格優惠,在這里消費讓我們退役軍人心里感到暖暖的。”服役16年的退役軍人易述亭告訴記者,除了自己能享受到各項優惠政策外,家人在就醫、教育、生活等方面也可享受福利待遇。享受轉業安置政策就職于安康高新區現代城黨委的易述亭,作為雙擁政策的推動者和受益者,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退役軍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自豪感。
安康高新區雙擁辦在市雙擁辦的領導下,大力發動各社會團體、企業、商戶參與社會化擁軍,每季度對已創建的雙擁門店、雙擁驛站、雙擁企業等進行檢查指導。廣大企業、商戶積極響應號召,目前,雙擁商城(萬達商城)已有雙擁門店57家,雙擁示范街(高新美食街)雙擁門店49戶,為走進轄區的每一位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提供優惠優待服務。
社會化擁軍是我市創新推動雙擁工作的又一項務實舉措。2023年6月,安康擁軍醫院啟動儀式在安康兔博士口腔醫院舉行,現場為退役軍人代表、優撫代表等進行了免費口腔檢查,并計劃每年開展一次針對現役軍人、軍烈屬及軍休老干部的口腔健康宣教和義診活動;今年3月,2024年“關愛老兵光明行”眼健康公益活動在安康愛爾眼科醫院啟動,活動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三屬”,在白內障、醫學驗光配鏡及近視矯正手術等眼健康項目上將提供不同額度的公益補助,為他們的眼健康提供切實保障。
市雙擁辦以扎實開展“十個一”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擁軍活動為引領,去年6月,公布了安康市首批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目錄清單,其中包括景區、酒店、商超、影院、通訊、醫療等8大類187家“擁軍店”正式亮相,只要亮出優待證,即可享受優先、優待、優惠服務,徹底改變了過去擁軍模式單一的局面,為普通群眾參與擁軍提供了平臺。
如今的安康,擁軍商業街區、雙擁主題公園、雙擁文化廣場等成為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車站、醫院、行政大廳、商場,“軍人優先”“軍人免費”等字樣讓人倍感溫馨,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各類公共場所隨處可見雙擁宣傳標牌。光榮牌懸掛實現全覆蓋,建檔立卡及優待證申領發放完成率100%,“四尊崇”“五關愛”“六必訪”工作深入扎實開展,在全社會積極營造“一人當兵,全家光榮”“一人立功,全城添彩”“學習功臣,崇尚英雄”的濃厚氛圍。
四年來,我市不斷完善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和義務兵家庭優待金政策,建立優撫對象醫療保障機制,各級部門累計為7.6萬余名優撫對象發放各類優撫資金8億元。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接收隨軍家屬安置主渠道作用,近四年來,陽光安置725名轉業士官、38名轉業干部,解決5442個安置遺留問題。
與此同時,全市大力實施退役軍人“雙百人才培養工程”,退役軍人“項目制”培訓40場次2313人,深入開展“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季”等活動,累計促進就業3520人。積極發揮退役軍人關愛基金幫扶作用,全市共募集退役軍人關愛基金751.8萬元,開展關愛援助困難退役軍人、現役軍人家庭人數584人次,發放關愛基金164.6萬元;開展各級各類退役軍人走訪慰問6500人次,發放慰問金262萬元。
軍地“一盤棋”,軍民“一家親”
填表登記、血壓檢測、查驗血型……經過嚴格篩選,符合獻血條件的官兵開始有序獻血。今年5月,漢陰縣雙擁辦與安康市中心血站發出無償獻血倡議,駐漢部隊和漢陰縣消防救援大隊積極響應、踴躍參與,用大愛與奉獻的熱血詮釋軍人擔當。
此次獻血活動中,共有44名官兵成功捐獻,累計獻血量13800毫升,不僅有連續多年參加的“獻血老兵”,也有第一次獻血的“熱血新兵”,以老帶新,用“熱血”傳遞真情。一股股鮮血匯集成愛的海洋,流入貯血袋,也流入駐地人民的心中,詮釋的是軍民之間血濃于水的親情,凝聚的是官兵服務人民的決心。
“謝謝!謝謝武警叔叔!”在收到10000元助學金的一瞬間,剛剛考入中山大學的周同學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多年來,武警安康支隊與幫扶村漢濱區早陽鎮包河村5名貧困學生建立幫扶對子,向他們每人每年提供5000元助學金,實現扶貧扶志、教育脫貧。
幫助成長,守護希望。駐安部隊常態化向幫扶村小學贈送文體用品或圖書、升級學校硬件設施,開展軍營開放日、“六一”慰問、“八一”文化進軍營等活動。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對包抓村的小學開展慰問活動,為學生們送上了豐富的節日禮物,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鼓勵他們要努力學習、健康成長。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向解放軍叔叔們學習,勇敢堅強,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多年來駐安各部隊定期慰問看望易地搬遷的困難群眾,各項民生工程,教育幫扶、醫療幫扶、兜底保障、困難群眾慰問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不僅溫暖了民心,也增強了群眾生活的信心。
國無防不穩,民無兵不安。駐安部隊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為親人。在支援地方建設,搶險救災和扶貧解困等急難險重任務方面,發揮“排頭兵”“突擊隊”作用,努力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幫助地方單位開展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艱苦奮斗傳統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活動,在促進市域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處置突發事件、搶險救援、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扶危濟困以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方面發揮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特別是在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駐安部隊反應迅速、遇險而進、迎難而上,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如今的安康市,處處皆是軍愛民、民擁軍的場景。小朋友用彩筆描繪解放軍叔叔,老年人用書法傳遞擁軍情懷。在這里,“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猶如參天大樹一樣枝繁葉茂、生生不息。
退役不褪色,以奉獻續寫初心
“最近身體還好吧?今年莊稼種得怎么樣?現在有沒有什么困難或者好的建議給我們村上說的……”這是白河縣道路運輸服務中心駐倉上鎮燈塔村第一書記董堃的工作日常。
脫下軍裝,沒有脫下軍人本色,兩年的軍旅生涯練就了董堃吃苦耐勞的精神。2021年,白河縣委選派新一輪優秀干部駐村,退役后安置到白河縣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工作的他,主動請纓奔赴駐村一線,為準確掌握村情第一手資料,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內,便走遍了燈塔村10個自然組480戶農戶,認真聽取老黨員、群眾及有威望的村民,對村“兩委”及村里發展方向的意見和建議,了解村民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解決什么。
安裝路燈、修水泥路、綠化街道……董堃通過及時向單位匯報,積極對接協調相關部門,一件件民生實事得到實現。同時,也時刻把村里的產業發展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面對燈塔村實際情況,他與村兩委商議,整合村集體資金投放給村內有產業發展需求的企業和個人,再將所得收益通過村集體資金分紅的方式分發給村民,最終實現產業發展和村民增收的雙贏。談起今后的工作,董堃信心滿滿地說:“我會持續發揮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風,為燈塔村謀更好的出路和發展,帶領村民實現更多創收。”
走進漢陰縣月河工業園區的陜西硒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透過窗戶看到在車間內操作順暢嫻熟的工人正在進行食品包裝入庫,全自動化的食品生產設備轟轟作響,這是退役軍人吳子鑫返鄉創業征程的“新陣地”。
早在2008年,吳子鑫在漢陰政府的號召下踏上了返鄉創業的道路,經過市場考察和多年積累的工作閱歷,他決定選取加工生產富有漢陰特色的名小吃豆腐干為創業的方向,成立了鑫瑞農家食品有限公司。在創業過程中,吳子鑫憑借在部隊里鍛煉出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敢打敢拼的精神,一路披荊斬棘,將企業發展壯大,2014年成立了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陜西硒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并創立“村姑親”品牌。截至目前,“村姑親”豆腐干已經銷往全國各地,年銷售額將近2000萬元,真正將小豆干做成了叫得響的“大品牌”。
企業越做越大,知名度越來越高,吳子鑫卻依舊不忘退役軍人身份,時刻牢記軍人責任和使命,將回報社會寫在墻上、刻在心里、落在實處。在脫貧攻堅期間和當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吳子鑫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免費給當地群眾發放黃豆、辣椒等農作物種子,并采取訂單回收的方式,助農增收。同時,在企業用工方面優先錄用退役軍人,目前已為6名退役軍人提供長期穩定工作崗位。
變換的是陣地,不變的是初心。他們將軍人的特質刻進了骨子里,刻在了扎根基層一線的堅守中,用實際行動踐行忠誠、敬業、奉獻的責任與擔當。近年來,全市組建52支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大隊,招募志愿者1560人,組織志愿者參與社會治理、創文行動、垃圾分類、鄉村振興、交通勸導、政策解讀、心理疏導等工作,充分展示了退役軍人時代風采。
站在新的起點,我市將進一步深刻把握新時代雙擁工作的形勢任務,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在弘揚光榮傳統上當先鋒、在探索新時代雙擁工作上做表率,以實際行動譜寫安康軍民魚水情深的時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