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5周年。5年來,各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厚植為民情懷,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城市建設和治理,人與城雙向奔赴,共建和諧美麗城市,共創幸福美好生活,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新篇章。央廣網特聯動上海等10地黨委網信辦策劃推出“人民城市·溫情中國”網絡主題活動,記者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各地考察調研的足跡,走進城市深處,訪街巷看變化,帶您共同見證各地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展現的萬千氣象。
央廣網武漢12月14日消息 “我父親當年是青山區、是武鋼的建設者之一,我10歲就隨父輩來到武漢生活。”今年78歲的原中國第一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退休職工胡昇,見證了青山區棚戶區蝶變新型社區的故事。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考察時指出,“棚戶區改造事關千千萬萬群眾安居樂業。我們的城市不能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臟亂差的棚戶區。”“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們就要努力去辦,而且要千方百計辦好。”
“當年,總書記來到青山考察時,我作為第二位發言人,以《我所見的青山城市環境變遷》為題作了匯報。”胡昇說,他不僅是這座城市變遷的見證者、建設者,還要將青山的故事、武漢的故事講述下去、傳播開來。
青山江灘航拍圖(央廣網發 武漢市青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以人為本 “垃圾山”蝶變為青山綠水宜人畫卷
“青山區是武漢城市建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傳統的重工業基地。一路走過來,我見證了它的工業轉型發展、居住環境改善和周邊環境治理的歷程。”胡昇說。
原先,胡昇居住在青山區最大的棚戶區。因為是工業用地,基礎設施、衛生條件較差,好多戶共用一個公共廁所,特別不方便。遇到大暴雨,低洼的地段還會淹水。胡昇回憶,當時吃飯都在外面,一刮風,空氣中彌漫著煤灰與礦渣,大家出于本能,都端著飯碗往家里跑。
青山區棚改后的城市風貌(央廣網見習記者鄧子依 攝)
為了實現群眾“居者優其屋”的安居夢,歷經十年攻堅,2016年7月,青山區工人村街棚戶區改造正式完成,共建成青宜居、青康居、青和居、青馨居等多個現代化小區,棚改居民全部回遷安置。居民從以往7-20平方米的平房,搬進了面積40-90平方米不等的電梯房,過去的“苦日子”一去不復返。
伴隨棚戶區改造,青山區工人村周邊的戴家湖改造于2013年開啟。經過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粉煤灰清理、生態修復、水質恢復及景觀改造等系列工程,成為武漢首個建在工業廢棄物原址上的城市綜合公園,實現了從污染之地到生態綠洲的華麗蛻變,周邊居民有了健身休憩的好去處。
如今,胡昇已成為戴家湖公園義務講解員,他常將這段故事講給游客聽,“當年青山熱電廠在發電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粉煤灰,由于缺乏妥善處理方式,粉煤灰在戴家湖堆成了‘ 煤灰山’ ‘垃圾山’。是生態文明理念的實施,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也讓這里實現了翻天覆地大變樣。”
戴家湖公園建設前(央廣網發 戴家湖公園管理處供圖)
建成后的戴家湖公園一角(央廣網見習記者鄧子依 攝)
戴家湖的美麗蝶變不是個案。武漢依水而生,長江、漢江在此交匯,到江灘放松休閑,是很多市民的首選。位于長江南岸的青山江灘,作為湖北首個以“海綿城市”為理念建設的江灘,被譽為長江之畔的“一顆明珠”,引來游客無數。
誰能想到,11年前,這里灘涂被30多座砂場和碼頭占據著,運砂石鋼材的車輛往來不斷,路面被軋得坑坑洼洼。
為了還江景于民,2013年以來,武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始對青山江灘進行一體化改造,從拆除搬遷、騰退灘地,再到生態修復、系統布局,將其打造成武漢市首個集“江、灘、堤、路、城”五位一體的景觀江灘,成為熱門打卡地。
“我住在江邊60多年了,從家里到江灘步行僅需幾分鐘,F在來青山江灘參觀的人越來越多,但大都不知道這里美麗蝶變背后的歷史。我講得也多了,十來年大概講解了兩三百次。”胡昇說,在江灘散步遇到游客時,常會主動跟游人講起青山區這些地方的“前世今生”,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胡昇正在給游客講解青山生態蝶變的故事(央廣網見習記者鄧子依 攝)
見證變化,更感生態環境對城市的重要性。如今,胡昇對小學生重在科普,給孩子們講解“海綿城市”概念;對青年人重在傳遞生態文明理念,講青山從“黑白灰”到“山清水秀”的蝶變之美;對老年人更多是交流分享故事,一同回顧往昔歲月。“通過互動,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胡昇說。
如今的青山江灘沿岸還保留有五糧庫碼頭、一冶重件碼頭和紅鋼城碼頭等三處工業碼頭遺址。這些工業遺跡承載著青山區特有的歷史文化和城市記憶,也講述著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共生的美好故事。
辦好群眾大小事 有困難找“紅馬甲”解決
基層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要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奶奶,您要吃藥啦。”身著“紅馬甲”的青和居社區“天天敲門組”成員陳娜敲響了獨居老人張麗娟的家門。
見到熟悉的“紅馬甲”,張麗娟熱情地邀請他們進門,并向記者介紹,“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感到十分幸福,有困難找任何一個‘紅馬甲’都可以解決”。
“總書記考察時的殷殷囑托,激勵著我們更好地做好居民服務工作!”陳娜表示,6年來,青和居社區致力于解決每一位居民的實際問題,“是黨派我來為您服務的”這句標語印在“紅馬甲”背后,這也是社區工作者們的服務宗旨。
張麗娟熱情地擁抱社區工作人員(央廣網見習記者鄧子依 攝)
青和居社區是武漢市的大型公租房小區,社區內老年人多、低收入人群多,治理難度大,像張麗娟這樣的獨居老人在社區內有近千人。
為此,該社區成立“天天敲門組”,由網格黨支部書記或網格員擔任組長,聯合志愿者、社區警察、物業管理員等組成,覆蓋了社區內的15個網格,更好地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同時將矛盾糾紛的預防與解決機制延伸至每一棟樓。
“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感到十分幸福。”張麗娟介紹,“紅馬甲”們自己家里事情也多,卻把社區居民大大小小的事都放在心上,優先解決。有一次張麗娟因心臟問題住院,社區工作人員專程到醫院慰問,看到她獨自一人,還特地為她煨湯。
“把居民的事當成自己家里的事在辦,漸漸地,居民跟我們的關系比親人還親。”陳娜說,定期上門慰問獨居老人是“紅馬甲”的日常工作之一,此外,為患有基礎病、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墊錢買藥,代繳水電費、煤氣費,換水管、換燈泡等小事,也能“一站式解決”。
一聲聲問候、一次次幫助,“天天敲門組”不僅敲走了群眾煩心事,更敲來了社區治理新秩序。
電動車亂停亂放,是很多社區面臨的治理難題,而在青和居社區,記者看到一排排電動車整齊停放在車棚內,道路整潔通暢。
青和居社區新建停車棚后,電動車亂停亂放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央廣網發 青和居社區供圖)
“之前小區沒有停車棚,大家的電動車會停到樓道和樓棟大廳,既阻塞交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青和居社區黨委副書記張美麗介紹,在“天天敲門組”上門走訪時,常接到居民的投訴與建議,后來社區黨委牽頭組織居民議事會,與小區業主單位多次協商溝通爭取支持,最終拿出5個機動車停車位,改造出該社區第一個電動車停車棚,供居民免費使用。
如今,通過政府惠民項目資金扶持,以及共建單位的支持,青和居社區已建成35個停車棚,大大改善了社區內的道路交通環境,減少了安全隱患。
“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我們都會仔細傾聽居民的需求與建議,真正從居民的角度出發,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張美麗說,社區經常召開居民議事會,聽取居民意見、收集居民訴求,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促進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良性互動,實現“雙向奔赴”。
“朝夕”惠民 打造“一老一小”溫暖家園
“一老一小”是老百姓的家事,更是民生大事。青山區堅持問需于民,不斷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政策體系,優化助餐、托管、文化娛樂等服務供給,用心用情打造“一老一小”溫暖家園。
居民們在南苑社區“好味到”大食堂就餐(央廣網發 武漢市青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每到飯點,青山區鋼花村街道南苑社區“好味到”大食堂的打飯窗口前就排起了長隊,窗口內,各類炒菜面點一應俱全。
70歲的熊建平是這里的?汀“在這里吃飯方便又便宜,菜品多,飯菜也很合我們老人的口味。”說起社區食堂,熊建平贊不絕口。他說,很多像他一樣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都會來這里吃飯,不僅方便實惠,還能一起作伴,心情也愉悅了不少。
南苑社區黨委書記喻振杰介紹,由于老人口味需求不一致,專門組建膳食委員會,每個月組織開展會議,聽取老人們的意見并改進,讓菜品更貼近他們的需求。同時,針對60歲以上老人,食堂會有優惠政策;針對9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群體,還會提供免費送餐服務。
南苑社區食堂為社區居民提供的實惠菜品(央廣網見習記者鄧子依 攝)
一餐熱飯,既是老年人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
如今,武漢加快推進新時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像“好味到”大食堂這樣的“幸福食堂”越來越多,預計到2026年將實現全市街道(鄉鎮)幸福食堂、中心城區社區老年助餐點、小區老年助餐服務全覆蓋。“好味到”正成為老人舌尖的美味,心中的溫暖。
“夕陽”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朝陽”也在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
“這是家長對我們工作的一種認可。”青和居社區 “四點半學校”專職社工南蔓琦一邊向記者展示著家長送來的錦旗,一邊自豪地介紹。
“四點半學校”是2005年青山區為解決武鋼、一冶等單位職工子女放學后、沒人看管難題,在全國首創的。2022年起,“四點半學校”從最開始單一為學生提供寫作業的場所,延伸到寒暑假、周末日間托管,全天候服務職工家庭子女、留守兒童等,成為集心理輔導、親情陪伴、實踐體驗、紅色教育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陣地。該經驗目前已在武漢全市推廣。
“四點半學校”上課時學生上臺分享禮儀故事(央廣網發 武漢市青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托管時間拉長了,從原來的下午2點至5點半,到現在的早上8點到下午6點。”南蔓琦介紹,如今“四點半學校”拓面提質,圍繞6歲至14歲青少年,組織在職教師、大學生志愿者、社工、社區“五老”等,全面參與教學管理,在周末和寒暑假,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素質教育活動持續不斷。
青山區是武漢牢記囑托、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眾生活品質、構建和諧宜居社區的一個側影。在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人與城的雙向奔赴繪就了溫情幸福的動人篇章。
從棚戶區改造的華麗轉身到“一老一小”的溫情關懷,武漢不僅正在一步一步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更在細微之處傳遞著溫暖與關懷,讓每一份期待都有了回應,讓每一位市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