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聶艷秋 李娜
非遺剪紙,這一古老而神奇的藝術形式,承載著千年的文化積淀和歷史記憶。它以紙為畫布,以剪刀為畫筆,用靈動的線條和精妙的構圖,描繪出世間萬象、人間百態。每一幅剪紙作品,都是匠人心靈的傾訴,是傳統文化的生動寫照。來自白河縣城關鎮中心小學的美術教師張莉,就是剪紙的代言人。
走進張莉的課堂里,滿目色彩繽紛的剪紙作品,大大小小地陳列在展臺處。整整齊齊的桌凳圍成一個個不同形狀,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交流。她用學生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學生傳授剪紙技巧:“同學們,我們首先把需要用的彩紙對折接著裁剪出合適的大小。然后再描出自己想要剪出的形狀……”通過紙張在指尖來回翻轉,手中的剪刀“咔嚓咔嚓”,一幅幅美輪美奐的作品便呈現在眼前。每周張莉都要給學生們上幾節美術課,這也讓很多學生對剪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創造出很多優秀作品。
指導學生剪紙
談及自己與剪紙的淵源,張莉說,自己的剪紙生涯是從母親教她的窗花開始的。母親手巧,在街坊鄰里之間也是出了名的,但凡有婚嫁喜事的,大都會跑到她家請母親剪紙。一來二去,自己也逐漸能夠上手并剪出美麗的圖案,也就是從那時起,自己便與剪紙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果說,小時候的剪紙是單純對美麗事物的追求,那么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技藝的不斷精進,張莉對剪紙這門技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授課過程中,張莉經常對學生們說:“傳統剪紙藝術,不光是剪出它的形態,還要了解它背后的寓意,每一幅作品,都包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景、祝福。”
剪紙作品惟妙惟肖
2022年,張莉的剪紙作品在“我與火焰藍”安康消防授旗訓詞三周年風采繪畫大賽中,榮獲“成人組優秀作品獎”,并被主辦方收藏。2023年張莉帶隊參加“德潤安康”安康市首屆校園科技藝術節,在剪紙區,小隊員們發揮巧思妙想,精心設計、細心折剪,只見刀尖一開一合,紅紙不斷翻轉,一幅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作品就讓觀眾親眼見證了“刀光剪影”的神奇。隊員們嫻熟的技藝,精美的作品迅速吸引了許多人駐足參觀。
日前,張莉的剪紙技藝成功申報白河縣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認真創造剪紙作品
談及她的夢想和如何傳承剪紙藝術時,張莉說:“目前很多學校都開設了非遺剪紙藝術課程,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我們的中小學也能開設剪紙教學班,我非常樂意參與進去,讓剪紙藝術傳承發展得越來越好!”
近年來,白河縣城關鎮深入挖掘本地豐富的非遺資源,通過廣泛的民間走訪,眾多瀕臨失傳的非遺項目得以重新被發現和記錄,為后續的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傳承方面,城關鎮積極開展非遺傳承人的培養工作。通過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為傳承人提供必要的創作條件,鼓勵他們將技藝傳授給更多的年輕人。同時,與當地學校合作,開設非遺課程,使青少年從小就接觸和了解非遺文化,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為了促進非遺文化的發展,城關鎮不斷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利用現代媒體手段,制作精美的非遺文化宣傳片,在網絡平臺上廣泛傳播,提升了城關鎮非遺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