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天兵 龔菲
7月12日,天剛蒙蒙亮,居住在嵐皋縣大道河鎮月池臺村五組的黃德培和往日一樣,準點打開牛舍大門,頃刻間一群健碩的西門塔爾牛魚貫而出,順著一條3米多寬的土路奔向5公里外的曾家趟山坡上,然后三五成群分散在山坡間悠閑地吃起草來。
黃德培養牛4年多,除了特別炎熱的天氣和下雨天外,其余每天放牧是他的“必修課”,這也是他利用好山好水養出優質富硒牛的重要緣由。
黃德培正在為肉牛喂食白菜
大道河鎮地處漢江北岸,鎮域一面臨江,境內處處青山綠水,草木豐茂,是一個自然條件優越,適合發展養殖業的好地方。
2020年,長年在山西、河北煤礦承包工程的黃德培回到了家鄉,幾經思索后,他萌生在家養殖肉牛創業的想法。
然而家人對此并不看好,勸他別再折騰了,認為養牛投入過大,萬一閃失,辛苦錢就會打了水漂……但看準生財之道的黃德培卻很執拗。
2021年4月,黃德培拿出打拼掙回的180萬元作本錢,選址建起一棟2層1700平方米標準化養牛場,成立了嵐皋縣秦嵐大道畜牧養殖有限公司。隨后,他從山西購回了21頭西門塔爾母牛、1頭公牛,雇請了學習獸醫專業的侄兒黃軍軍和本村的一位村民當工人,協助自己進行繁育飼養。
肉牛運回后,黃德培又流轉附近村民300多畝山坡地種上了黑麥草,準備用于放牧。哪知,這些初來乍到、體型較大西門塔爾牛,極不適應爬坡走山路,只要遇到稍陡一點山坡就兩腿打顫,直接邁不開腿,這讓黃德培很是頭疼。
無奈,黃德培雇來了一臺挖掘機將通往坡上的道路平整拓寬,并在路邊臨近坡下一側用竹竿搭起護欄,每天清晨趕著牛群在“專線”上鍛煉。一段時間過后,這群牛逐漸熟悉了路線,膽量也慢慢大了起來,有時還能和本地的黃牛一樣,撒歡在路上小跑一段,然后直接上坡覓食吃草。
轉眼到了第二年,黃德培的西門塔爾肉牛就繁育到了40多頭,第3年遞增至60余頭,到今年已繁育達到了68頭,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養牛專業戶。
黃德培養牛很上心,一有時間就看書、觀察琢磨牛,后來夫妻倆干脆從老屋搬到牛舍居住,連同鍋碗瓢盆也帶了過來,白天黑夜基本和牛待在一起。
為了照顧好這些牛,黃德培在牛舍旁建起了一座小水塔,把海拔1200多米高的山泉水引了下來,經過三格過濾池凈化后供牛飲用。每天除了放牧讓牛多吃青草外,還搭配喂食玉米稈、玉米、麩皮,每周還給牛加餐喂食2次花生豆漿,外加白菜、桑葉、胡蘿卜等配制的營養餐,夏天還會煎制中草藥防范中暑,增強肉牛免疫力。
嵐皋縣境內有著天然的富硒土壤和富硒水資源,中高硒土壤占縣域面積的比例為94.39%,黃德培喂養的這群牛,每天吃著生態富硒的青草料,喝著清澈潔凈的山泉水,呼吸著高負氧離子空氣,毛色順滑,身體健碩,走起路來十分精神,這讓老黃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今年2月,為了檢驗自己喂養的肉牛品質,黃德培宰殺了一頭牛,在把牛肉送往西安一家檢測機構的同時,把剩余的600多斤牛肉免費分發鄉鄰品嘗,以感謝一直以來對他養牛事業的支持。
3月中旬,檢測機構的報告出來后,牛肉中鉀含量高達353mg/100g,蛋白質含量22.1g/100g,硒含量0.094mg/kg,這是一般普通牛肉很難達到的標準。
黃德培介紹,優質的肉牛一般都要喂養到36個月才能出欄,他喂養的肉牛就是按照這個標準,不急著對外出售,就是為了確保牛肉的品質,F在安康城區有很多從事餐飲業的朋友得知他養出了富硒牛后,都表達了購買意愿,銷路根本不愁。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黃德培表示,今年的目標是把肉牛繁育發展到100頭;2025年再購回育肥公牛80頭,計劃發展至200頭;2026年發展到300頭、出欄100頭,屆時把牛分散給周圍的農戶喂養,自己負責收購包銷,帶動更多的群眾一起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