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富琨 席戰鋒
10月22日,秋意漸濃,霧氣繚繞,宛如一幅濃墨山水畫。“多虧了伍支書,要不然我這房子變不了這么好!”10月22日,嵐皋縣藺河鎮蔣家關村村民王從金站在自家院子前,指著粉刷一新的外墻笑呵呵地說。
伍支書名叫伍先忠,是蔣家關村支部書記。1995年,勤勞踏實的伍先忠被村民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那一年他30歲,憑著一腔熱血,戰戰兢兢地接過這副擔子。看到鄉親們充滿期望的目光,他暗自立下宏愿:一定要帶著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伍先忠苦苦思索著,怎樣才能讓這片土地長出“金苗苗”。他帶著幾個腦子活泛的村民,先后試種食用菌、丹參、黃芪,都因土質貧瘠,種啥失敗啥,不得不一一放棄。為了謀生,村民們紛紛外出務工。但伍先忠心有不甘: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不相信這片水土養活不了蔣家關村人。
未來的路怎么走?伍先忠冥思苦想卻毫無頭緒。一天,他偶然發現村內一叢長勢旺盛的魔芋,突然想起前幾天聽人說,鄰村有人種魔芋,一畝地收了5000公斤,賣了好幾千塊錢。此時正值嵐皋縣號召發展魔芋產業,村上也一直有村民零零星星種植魔芋。他豁然開朗,或許這就是蔣家關村的崛起之路。
說干就干。伍先忠自己貸款10萬元,示范種植20畝,當年就收入4.2萬元。村民們紛紛效仿,連續2年大豐收。村民們慶幸找到了致富好產業,并持續擴大種植面積。伍先忠更是貸款20萬元,把種植面積擴大到50畝。誰能想到,即將豐收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蟲害,讓魔芋大量爛死,有的農戶甚至顆粒無收。血汗錢沒了,個別村民坐不住了,有的埋怨他,有的和他吵鬧。
伍先忠心如刀絞,覺得對不起鄉親們,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但一想到當初立下的誓言和并不富裕的山村,他渾身又充滿力量。于是,他立即向縣農業技術的技術人員求助。技術人員告訴他,魔芋病蟲害主要是軟腐病和白絹病,目前沒有可行的補救辦法。
怎么辦?是繼續前行還是及時止損,伍先忠陷入了糾結。一天,他在樹林里發現一片野生魔芋,長勢旺盛。“自家種的魔芋生蟲爛掉了,可這片魔芋依然茁壯。為什么樹林下的魔芋不生病呢?”帶著疑問,伍先忠和村民們一起,在樹林里反復試種。果然,魔芋再也沒有受到病蟲害侵襲,困擾了幾年的難題終于破解。隨后,他號召村民在林下種植魔芋,自此走上穩產高產的魔芋產業發展之路。
魔芋產量不斷增加,可泥濘的村道卻成了發展產業的“攔路虎”。正當他信心滿滿籌劃村道建設時,病魔無情襲來。伍先忠患上早期食管癌,他的妻子查出乳腺癌。但為了實現早日通路,伍先忠忍著病痛在工地上忙碌。病情嚴重后,在家人的陪伴下住院治療。治病間隙,他經常給其他村干部打電話,逐一落實產業發展事項。
經過手術治療,伍先忠和妻子康復了。“我的命是鄉親們拽回來的,和他們在一起,心里踏實,也舒坦,往后再苦再難我都要堅持下去。”伍先忠一邊養病,一邊繼續在村上忙前忙后。
生活中,伍先忠是典型的“摳門”。平時舍不得給自己添置衣物,總是能省就省。可為村里花起錢來卻毫不含糊,村上修路他墊資5萬,特困供養老人生病住院他車接車送。每次說到這些,他總是輕描淡寫地說:“這沒啥,大家遇到了都會這樣做。”
多年來,伍先忠圍繞黨建引領,一方面傳播黨的“好聲音”,一方面帶領鄉親們發展魔芋產業園、茶葉示范園、重樓藥材園,還建起魔芋加工廠、紅茶廠、茯茶廠。村集體經濟壯大了,群眾腰包鼓了,伍先忠也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多項殊榮。
“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為群眾辦事要付出真心,處事公道,老百姓才信服你,這就是我的初心。”伍先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