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玉鑫
“密植桑、簡養蠶,十七八天見現錢。”眼下正是首批蠶繭上市的時節。連日來,石泉縣喜河鎮長陽繭站一派繁忙景象,前來售繭的蠶農絡繹不絕,小小的“白繭子”成為蠶農們發家致富的“銀疙瘩”。
在長陽繭站收購現場,人頭攢動,蠶農們忙著將一袋袋色澤潔白、顆粒飽滿的蠶繭運抵此處,不一會兒就堆成一座座小“雪山”。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對蠶繭進行品質評定、稱重、計價以及開具單據,看著手中白花花的蠶繭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蠶農們臉上不禁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對于即將到來的夏蠶飼養季,他們更是充滿了期待。
“本季鮮繭從目前收購的情況看,蠶繭質量非常好,每張單產在100斤以上,我們本次收購價格在30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期每斤價格提高了3至4元,截至目前共收購了28752.4斤鮮繭,預計6月底全面收購完成。”長陽繭站負責人說。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蠶繭價格再創歷史新高,這無疑給蠶農們帶來了更大信心。
“我今年春季養了兩批蠶,今天出售第一批有3張,每公斤60元左右,一共賣了9000余元,這么好的效益,我以后還要繼續努力養蠶增加收入。”蔡河村村民江本祥笑著向大家分享他的“蠶桑賬”。
種桑養蠶投入少、見效快、收益高,是一項短平快的增收產業。喜河鎮目前有240戶農戶參與桑蠶養殖,大部分是留守在家的老年人,種桑養蠶不僅帶動了蠶農增收致富,也讓農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據悉,今年喜河鎮春繭發種分兩批次,共發蠶種600張,預計產量可達30余噸,將為蠶農帶來180余萬元的收入,實現蠶桑生產“開門紅”。
近年來,喜河鎮堅持黨建引領,盤活土地資源優勢,按照“一村一品一園區”的產業格局,整合蠶桑發展扶持政策,大力動員群眾興桑養蠶,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培育小蠶共育基地,不斷擴大蠶桑栽植面積,致力于推動蠶桑養殖產業專業化、高效化發展。下一步,喜河鎮將進一步加強蠶桑管理和養蠶技術指導,重點打造種植大村、培育養殖大戶、強化技術培訓,真正把蠶桑產業打造成為助農增收的支柱產業和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