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文獻
假期,朋友們都四方云游去了。缺少朋友的日子,感覺晝夜都變長了似的。吃過晚飯,坐在臨窗的書桌前,翻看《安康日報》!栋部等請蟆凡坏芙o你帶來時代的脈動,還能給你送上文學的盛宴。當你細細品讀,你會看到很多人在為安康高質量發展而辛勤勞動,也會發現不少人正在讓生命之花在更高處綻放。
最新幾期的《文化周末》,連續刊登了安康散文家黃開林先生撰寫的《巴山鄉諺拾零》,每一篇都收集整理有20多條鄉諺俚語。這些巴山鄉諺,簡樸平易,詼諧有趣,富含哲理,充滿了家鄉人民的勞動創造和生活智慧,自然也凝結了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奇思妙想。
睹文思人,黃開林在安康文壇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我有幸與他是嵐皋老鄉。說起來,我和先生算是亦師亦友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初,黃開林在縣文化館擔任《嵐水》《嵐皋民間文學》編輯時,就對我輔導、幫助很大,對于這位文學恩師,內心很是感激。后來他調到政府、縣委宣傳部任職。這段時間與他工作上也有不少聯系,算是同事和朋友關系。
黃開林為人低調,生活簡樸,待人友善,正如他的文字一樣淳樸。幾十年里,他筆耕不輟,懷瑾握瑜,著作豐厚,已是安康散文大家。
他的諸多著作,雖然都很精彩,但讓我印象更為深刻的還是他早期的作品《嵐皋賦》。當年,這部書出版,他題簽贈送一部給我。所以感到很親切,時常閱讀,常讀常新。這部書是1999年由陜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二十多年過去,感到仍未過時。書名是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題簽的,封面國畫是當地畫家謝熒先生的作品,畫面里就有一輪滿月。當時來說,和一些名手大家相比,這部書只能算是小家碧玉了。然而正是這草根,給我們帶來了泥土的芳香,蟋蟀的歌唱,故鄉的月亮,文學藝術馨香四溢。
在作者的筆下,家鄉是那樣美麗,風土人情是那樣質樸,像一杯釅茶,像一杯濃酒,每每勾起人對故鄉山水的神馳,常常涌動起莫名的感動來!
《嵐皋賦》里的文章篇幅不長,作者隨意道來,寫作揮灑自如,張弛有度,或筆墨山水,彰顯趣味;或追憶童年,略帶憂傷;或采擷掌故,亦莊亦諧。這方水土是那樣美麗、親切,使人仿佛回到了家鄉的如畫山水,走近了動靜交織的大自然深處。深夜里,孤燈下,我的思緒流逸了很遠,一時竟不能回到現實中來。
讀書是一種享受,特別是在熙熙攘攘的雜務中忙亂了一天,終于小憩在書案前。孤燈一盞,香茗一杯,讓煩囂的心情恬靜下來。展開書卷,讓人仿佛進入了精神的園林,找到了良師益友。讀《嵐皋賦》在書中逗留,佇立,遐想,體悟;蚵効丈进B語,或見石上青苔,或如霧中觀花,或如雨中泛舟,只覺細雨撲面,和風微拂。
人到中老年,都愛追憶過往,《嵐皋賦》里的諸多篇什,讓人仿佛回歸童年。自然而然想起在小河中戲水,在沙灘上玩耍;想起了夏夜里明亮的月亮,閃閃的繁星;想起了媽媽在如豆的燈火下縫補衣服的身影,盼望新年的新衣裳;想起了外婆的謠曲,母校的歌聲。許多故事細細讀來,或感濃濃親情,或睹竹馬弄梅,或聞父老鄉音,或見人間真情,讓人感覺到在清瘦歲月里的厚重愛意。
月是故鄉明。《嵐皋賦》像是故鄉的月亮,每每讀來,使人性情得到陶冶,心靈得到慰藉。感到生活的美好,未來的光明。近些年雖然與黃開林先生少有會面,但還是要祝愿他煥發更高的創作熱情,寫出更多更美的藝術華章來。